[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通航隧洞中的高效消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5640.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祝龙;宣国祥;李中华;黄岳;王晓刚;薛淑;金英;郑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5/04 | 分类号: | E02B5/04;E02B5/06;E02B5/08;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严勇刚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航 本实用新型 消波结构 长波 场地空间 波能 分级 消波 消能 泄水 行波 人行道 水利工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通航隧洞中的高效消波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通航领域。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充分利用通航隧洞内部两侧人行道所在空间,不额外增加场地空间;2、通航隧洞中船行波、充泄水长波波能分级分散消能,提高消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通航隧洞中的高效消波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通航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中西部地区河流主要位于山区,水位落差大,滩多、坡陡、流急,在高山峡谷复杂条件下建设通航建筑物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通航隧洞可充分利用现场地形进行设计和布置,适应性强,是解决高山峡谷地区通航建筑物布置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通航隧洞为典型的浅水狭窄型航道,船舶在此类航道中航行,航行阻力增加,速度降低,纵倾增加,舵效变差,操纵性能降低,且船舶两侧可能的不对称水域及船行波、充泄水振荡波的反射叠加,将对船体产生不对称的侧向力,增加控制航向难度;此外,通航隧道建设技术难度高、尺度对工程造价影响极大,据申请人了解,对于通航隧洞断面型式设计和布置目前还没有相关规范标准,如何在尽量不增加其断面尺度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消波措施布置和施工建设是通航隧洞设计的难点之一。
通常所讲的消波(浪)措施多针对港口海岸、波浪水槽等,在岸坡(或物理模型)两端布置桩式、箱式防浪设施,而在通航隧洞这种特殊的限制性航道中则鲜有研究,主要原因有二:1、通航隧洞涉及地质、船舶、航道布置等众多影响因素,结构力学、水力学等多学科交叉,建设难度较大;2、当前国内外通航隧洞建设基本处于起步状态,相关的建设运行经验极其匮乏。乌江构皮滩通航隧洞是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通航隧洞,目前刚完成主体浇筑;挪威西海岸的Stad隧洞(Stad Ship Tunnel)正在规划论证。
通航隧洞属于典型的浅水限制性航道,其断面尺度无论从结构稳定性、经济合理性来讲均不可能较大,此外由于船舶航行方向与隧洞渠道中长波运动方向一致,这导致无法在长波运动垂直面上布设大范围复杂的常规消波措施,否则将影响船舶通行,同时船舶在中间渠道内任意位置航行均会扰动中间渠道内的水体产生新的波源,这为通航隧洞设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船舶在通航隧洞中行驶时的船行波影响等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应用在通航隧洞中的高效消波结构,其具有造价低、消波效率较高、安装维护方便等特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在通航隧洞中的高效消波结构,包括:承重立柱、消波横板;上述的消波横板包括:两块厚度1cm的矩形PVC板;上述的两块PVC板等大,形状相同,高度不小于60cm,宽度与承重立柱与隧道边墙距离相同;两PVC横板间距5cm,采用5cm的钢座支撑在两PVC板之间;两PVC板上均匀布置直径5cm的圆孔,每横排、竖排相邻2个圆孔圆心距离为15cm;上述的承重立柱即隧洞内两侧人行道下支撑人行道的立柱;上述的消波横板固定在承重立柱和隧洞边墙之间。
消波横板水平中心线安装高程为通航隧洞设计水位。
上述的消波结构沿隧洞方向最大间隔不超过20m。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效益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通航隧洞内部两侧人行道所在空间,不额外增加场
地空间。
2、通航隧洞中船行波、充泄水长波波能分级分散消能,提高消波效率。
3、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工程选用适当的消波横板尺寸,通用借鉴性高。
附图说明
图1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通航隧洞剖面示意图;
图2图1M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消波横板另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5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防冰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