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控温的纳豆发酵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6204.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程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4;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卢平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槽 控温腔 循环管路 循环泵 温度传感器 加热装置 控制面板 支撑架 控温 纳豆 发酵 把手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架顶部 电性连接 导热剂 侧盖 保证 | ||
一种便于控温的纳豆发酵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发酵槽、发酵槽盖、把手、控温腔、循环泵、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支撑架顶部设有控温腔,控温腔内充有导热剂,控温腔上设有发酵槽,发酵槽套装在控温腔,控温腔靠右侧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控温腔靠左侧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控温腔底部、支撑架上还设有循环泵,循环泵上设有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支撑架前侧设有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循环泵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发酵槽上侧盖有发酵槽盖,发酵槽盖上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使发酵槽迅速且均匀的提升并稳定在适宜发酵的温度,保证发酵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槽,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温的纳豆发酵槽。
背景技术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槽式发酵是发酵方式中的一种,槽式发酵使发酵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大槽发酵利用两平行的墙体形成发酵区间,墙体上可安装布料、翻料设备,实现一些简易的机械化操作,但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设备需要工人现场操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酵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因素极易因为人为的影响而受到干扰,现有设备对发酵环境温度的控制一般采用电热丝直接加热发酵槽,温度分布不均匀,极易造成纳豆发酵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控温的纳豆发酵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发酵槽、发酵槽盖、把手、控温腔、循环泵、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控温腔,所述控温腔内充有导热剂,所述控温腔上设有发酵槽,所述发酵槽套装在控温腔内,所述控温腔的内壁与发酵槽的外壁相配合,所述控温腔靠右侧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控温腔靠左侧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温腔底部、支撑架上还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设有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与控温腔设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与控温腔设有加热装置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支撑架前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循环泵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发酵槽上侧盖有发酵槽盖,所述发酵槽盖上设有把手。
所述控温腔材质为合金钢。
所述控温腔内充有的导热剂为煤油。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采用电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控温的纳豆发酵槽,使用时,通过向发酵槽底部的控温腔内充有足量的导热剂,导热剂优选为煤油,也可以为水,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控制循环泵的启停,经温度传感器检测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导热剂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升温后,循环泵的第一循环管路将远离加热装置、位于温度传感器处的导热剂输送到加热装置处,使已被加热的导热剂受挤压远离加热装置,从而形成导热剂的循环,使发酵槽底部的控温腔内部的导热剂迅速稳定在适宜发酵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可使发酵槽迅速且均匀的提升并稳定在适宜发酵的温度,保证发酵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图;
如图,支撑架-1、发酵槽-2、发酵槽盖-3、把手-4、控温腔-5、循环泵-6、第一循环管路-7、第二循环管路-8、加热装置-9、温度传感器-10、控制面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6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