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7984.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5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丹;史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汽车 可变 行驶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单元 出光单元 核心单元 前照灯 传感器 路况 预测 探测 传感器融合算法 场景分析模块 车辆行驶状态 传感器照明 汽车前照灯 车辆控制 车辆行驶 光线照度 结果控制 决策模块 路况识别 目标计算 实时场景 行驶策略 前大灯 障碍物 照度 观测 监视 行驶 输出 汽车 决策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核心单元和出光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用于探测路况的识别传感器;核心单元包括、传感器融合算法模块、场景分析模块、预测车辆行驶状态的预测和决策模块,以及目标计算模块等;出光单元包括汽车前照灯;行驶的汽车通过路况识别传感器,对道路上的路况进行探测,并实时场景分析与监视,识别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并对目标进行观测计算,预测将要发生的状况,做出行驶策略的决策,并根据结果控制左右前大灯输出对应的光线照度,满足传感器照明需求。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可变照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智能软件和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随即作出反应判断,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行驶。每种传感器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功能,包括确定相对位置、识别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分析路况等。目前,在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高昂的价格,装备电脑和多种传感器的配置使价格居高不下。其次,对于道路环境的感知和识别易受环境的影响,无法保证识别的准确性。最后,电脑的安全性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预计随着国外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各车企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积极性将水涨船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实现无人驾驶传感器最佳的识别效果,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前照灯的照明状况,实现无人驾驶传感器最佳的识别效果,做出最准确的行车策略,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可变前照灯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核心单元和出光单元。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多种可实现道路状况采集的路况识别传感器1,用于探测路况;具体传感器1可以包括:视觉传感器1-1,雷达传感器1-2,补充传感器1-3等;
所述核心单元,包括:用于对各种识别传感器探测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的传感器融合算法模块2;用于对道路场景进行分析的场景分析模块3,场景分析模块3对道路车辆进行行驶路径分析,对道路上的各种使用者以及障碍物进行驾驶监视;预测车辆行驶状态的预测和决策模块4;用于对道路上各物体与车辆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计算的目标计算模块5,目标计算模块5首先道路上各物体与车辆状况的目标进行观察;核心单元的所有计算皆在车载电脑中实现和完成;
所述出光单元,包括可实现特定光输出的汽车前照灯6,用于提供合适光环境,提高路况识别的准确性和行车的安全性。其中,汽车前照灯6分为左大灯输出光6-1,右大灯输出光6-2。
本实用新型中,无人驾驶汽车的前照灯6根据传感器1识别能力的需求,可以改变照度,适应无人驾驶的行驶状况,同时满足国家标准,且不产生额外的眩光。
较佳地,系统所用识别传感器的类型包括:视觉传感器1-1、雷达传感器1-2以及补充传感器1-3等,可实现各种道路状况识别。视觉传感器1-1可以是普通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分辨率640×480即可;雷达传感器1-2可以是雷达或者LIDARLight Detection AndRanging;补充传感器1-3可以是超声波。上述传感器由于易受到外界光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前照灯6可以提供所需最佳光环境。传感器捕捉的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融合算法模块2,计算并显示详实完整的实时道路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7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管道成品套管储运用防磕碰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向故障诊断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