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基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8666.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王志伟;杜晓燕;张斌;王子洪;余东洋;付兵先;马超锋;邹文浩;李尧;安哲立;郭小雄;赵鹏;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张文娟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仰拱 预制 填充层 仰拱预制块 基底 镜像布置 底部连接 连续设置 拱墙 拼装 适配 | ||
1.一种隧道基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基底包括:
设置在隧道底部的仰拱底层(110),所述仰拱底层包括两个镜像布置于隧道底部的第一仰拱预制块(120),以及拼装在两个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之间的第二仰拱预制块(130);
连接在所述仰拱底层上部的预制填充层(140),所述预制填充层包括两个分别与隧道两侧拱墙底部连接且呈镜像布置的F型预制块(150);
其中,所述预制填充层与所述仰拱底层适配安装,且所述仰拱底层和所述预制填充层沿隧道底部纵向连续设置形成隧道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包括底板(121)和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的侧板(122),所述底板的端部设有负锥形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仰拱预制块的横向两端设有正锥形连接部,所述正锥形连接部与所述负锥形连接部适配安装,以连接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与所述第二仰拱预制块,从而形成所述仰拱底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124),且所述第二仰拱预制块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131),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预制填充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F型预制块包括本体部分(151),以及与所述本体部分垂直连接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连接板(152)和第二连接板(153),所述本体部分设有纵向延伸的凹槽(1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的所述侧板的端部设有纵向间隔开分布的凸起(123),所述凸起适配安装到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适配安装到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内,从而将所述预制填充层安装到所述仰拱底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的两个侧壁底部且处于所述F型预制块上分别设有沿隧道纵向延伸的排水沟(160)。
8.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仰拱预制块的纵向端面分别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榫槽(126)和第二榫槽(132),纵向相邻的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和第二仰拱预制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形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型预制块与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和第二仰拱预制块的连接处均设有抗振垫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基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仰拱预制块和第二仰拱预制块的内部均设有遇水膨胀的止水带(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86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砟轨道防排水路基基床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磨损铁轨连接的鱼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