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0155.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梁飞;李高阳;肖靖;郑名超;宋雄杰;高卓宇;林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桅杆 钢梁 斜支撑 支撑装置 钢结构 提升吊耳 本实用新型 倾斜设置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相邻设置 塔吊 吊装 架设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桅杆安装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其包括:至少四个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第一提升钢梁,每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水平设置;提升吊耳,所述提升钢梁上设置有所述提升吊耳;斜支撑,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为第一立柱,且这两个立柱相邻设置,其余的立柱为第二立柱,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相对于所述立柱倾斜设置。采用此支撑装置,可以代替塔吊,再配合其他机构,可以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桅杆的顺利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桅杆安装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钢结构桅杆也出现在高层甚至超高层结构的屋顶,这些钢结构桅杆在增加建筑高度的同时,也使建筑整体显得气势磅礴,同样也承担起避雷针、发射塔等任务,一般也会成为区域甚至城市地标,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的新景点。
考虑现场塔吊的起重性能、场地条件及安装成本影响,整个钢桅杆采用正倒混合吊装整体提升的方法,但是这种提升方式需要一种支撑装置才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其
可以代替塔吊,再配合其他机构,可以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桅杆的顺利安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包括:
至少四个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
第一提升钢梁,每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水平设置;
提升吊耳,所述提升钢梁上设置有所述提升吊耳;
斜支撑,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为第一立柱,且这两个立柱相邻设置,其余的立柱为第二立柱,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相对于所述立柱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立柱的材质为H型钢。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提升钢梁,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立柱的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提升钢梁加劲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提升钢梁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所述提升钢梁加劲梁。
优选地,还包括手拉葫芦,所述提升吊耳上悬挂有所述手拉葫芦。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上下两侧。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所述斜支撑和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材料均为H 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此支撑装置,可以代替塔吊,再配合其他机构,可以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桅杆的顺利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0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伤卷卧卷吊具钳臂
- 下一篇:一种粉状集装箱起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