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入式基桩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1879.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彬;冯光华;邹子丰;陆治周;吴青华;涂启达;欧柳和;郭立涛;林治平;黄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S19/01;G01N3/5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道 测试基 贯入度 笔形构件 测试纸 打入式 回弹量 外侧壁 笔架 沉桩 基桩 测量装置 测试装置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测量精度高 单桩承载力 安装方便 测量成本 轨道移动 弧形构件 弧形滑槽 笔尖 可拆卸 滑槽 校核 耗时 测量 估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入式基桩的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测试纸、笔形构件、用于固定笔形构件的笔架、用于固定笔架的夹道及用于固定夹道的支撑架,夹道为弧形构件且开设有弧形滑槽,笔架沿滑槽所限定的轨道移动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夹道,测试纸固定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壁,支撑架将夹道固定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使夹道的弧形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壁弧度相对应,笔形构件水平放置且笔尖与待测试基桩外侧壁的测试纸外表面接触为一种打入式基桩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安装方便,耗时短,测量精度高,测量成本低,能对GPS及全站仪的贯入度测量校核、能估算单桩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测量沉桩过程基桩贯入度、桩身回弹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打入式基桩常用沉桩终锤标准为标高和贯入度控制两种,端承为主的基桩及持力层为硬层的基桩常以贯入度控制为主。目前在国内外的海上和陆地的各类建筑工程,基桩沉桩施工中,贯入度主要通过全站仪或打桩船(机)附带的GPS对不同锤击数之间的桩身标高进行测量,以不同锤击数之间的表高差反推沉桩贯入度,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测量系统的误差或错误不易被发现,且GPS的测量与卫星信号强弱也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基桩沉桩过程的贯入度、桩身回弹量进行实时化测试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入式基桩的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其包括测试纸、笔形构件、用于固定笔形构件的笔架、用于固定笔架的夹道及用于固定夹道的支撑架,夹道为弧形构件且开设有弧形滑槽,笔架沿滑槽所限定的轨道移动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夹道,测试纸固定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壁,支撑架将夹道固定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使夹道的弧形与待测试基桩的外侧壁弧度相对应,笔形构件水平放置且笔尖与待测试基桩外侧壁的测试纸外表面接触。
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及托架,所述底座设置于固定物或运输工具上,所述托架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托架顶部固定连接夹道。
所述笔形构件包括笔筒、笔芯及弹簧,笔筒水平地固定连接于笔架顶部,笔筒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笔芯放置于笔筒内腔,笔尖从笔筒开口端露出,封闭端设有将笔芯向外压送的弹簧,笔筒顶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用于将笔芯旋紧固定于笔筒内的螺栓,螺栓的顶部穿出通孔作为可供人工旋紧的操作端。
所述笔芯为彩色笔芯。
所述夹道滑槽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组装方便,耗时短,精度高、适用范围广,通过装置上的笔和贴在桩身的回弹测试纸的接触,随着基桩的沉桩,能画出基桩桩身每一锤的位移曲线,包括贯入度及桩身回弹量。该测试装置能适用于打入式钢管桩和混凝土桩,不同类型、不同桩径的基桩、海上和陆地上的打入式基桩均能使用。在基桩沉桩过程中,将装置安装在打桩船(机)背板上、回弹测试纸贴在桩身、通过装置上的笔和回弹纸接触,测出每一锤基桩的贯入度和回弹值,形成测试曲线,测试精度在0.1mm/击,能和全站仪及GPS对于贯入度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校核,防止单一的贯入度测量系统误差,保证沉桩过程贯入度测量的精确度。相对传统的GPS及全站仪对比仅能测试沉桩过程的贯入度,且系统的错误具有隐蔽性,本实用新型能对贯入度及桩身回弹形成直接的曲线,具有可视化的功能,直观明确。且基于沉桩过程的贯入度及回弹测试值,根据海利公式,可进行单桩承载力的估算,能从多角度保证基桩沉桩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入式基桩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入式基桩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入式基桩沉桩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贯入度及回弹量测试过程的立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