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2754.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黎日华;冼锦棠;宁连山;成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日华 |
主分类号: | B65H75/26 | 分类号: | B65H75/26;B65H75/14;B65H7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翼 固定杆 固定座 连接层 本实用新型 开口设置 螺母固定 排线装置 嵌入设置 固定槽 光伏 拉杆 配电 绕线 外端 电缆 嵌套 线缆缠绕 弹簧 卡槽 松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包括两个侧翼层、连接层和固定杆,连接层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两个侧翼层之间,连接层的外侧通过螺母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杆,侧翼层顶部均嵌入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均嵌套设置有弹簧,固定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拉杆,连杆固定连接在两个侧翼层之间,拉杆和连杆的内侧均开口设置有卡槽,固定杆的中部设有四个固定槽,固定槽均开口设置在固定杆中。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线缆缠绕,并可将电缆的最外端固定,有效的解决了电缆最外端容易松散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伏防绕线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研究光伏的期刊和文献,但是,尚未发现一种适用于光伏配电的防绕线排线装置,现有的光伏排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容易发生缠绕,且当电缆在使用时不能将电缆的最外端固定,造成电缆容易松散。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排线装置存在容易发生缠绕且不能将电缆的最外端固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杆、卡槽、拉杆等部件,使得装置可有效的防止电缆缠绕,并可将电缆的最外端固定,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包括两个侧翼层、连接层和固定杆,所述连接层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两个侧翼层之间,所述连接层的外侧通过螺母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侧翼层顶部均嵌入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均嵌套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拉杆,所述侧翼层两个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拉杆和连杆的内侧均开口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杆的中部设有四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均开口设置在固定杆中。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卡槽与连杆的卡槽均呈“圆弧”状,且卡槽围绕拉杆与连杆之间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底端设有两个顶板,且顶板嵌套设置在顶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为外侧开口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交叉排列在连接层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配电防绕线排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通过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交叉排列在连接层中,且固定杆外侧的固定槽为外侧开口的“圆弧”状,使得电缆在排线时电缆可嵌入至固定杆的固定槽中,或者卡在两个固定杆之间,使得电缆不容易松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电缆缠绕。
2、本实用通过安装有卡槽,拉杆的卡槽与连杆的卡槽均呈“圆弧”状,且卡槽围绕拉杆与连杆之间呈对称设置,使得当线缆切断后需固定时,拉动拉杆,可将电缆卡至在拉杆与连杆的卡槽中固定,从而解决了电缆最外端容易松散的问题。
综上,整个装置可有效防止线缆缠绕,并可将电缆的最外端固定,有效的解决了电缆最外端容易松散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3中:侧翼层1、固定座101、弹簧102、拉杆103、卡槽 104、连杆105、连接层2、固定杆201、固定槽2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日华,未经黎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2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