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4771.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刘小波;王志坚;王大伟;刘雅楠;宋玉全;李鹏;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轮 吸油装置 吸油带 挤压轮 套管 壳体 轴承 本实用新型 套管密封 循环转动 油田采油 原油举升 原油液面 易安装 轮带 套在 相切 采油 挤压 体内 节能 驱动 原油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油装置,包括驱动轮、连续吸油带、加重轴承和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驱动轮和挤压轮,挤压轮与驱动轮相切,连续吸油带紧套在驱动轮和置于原油液面以下的套管内部的加重轴承上,壳体与套管密封连接,通过驱动轮带动连续吸油带循环转动将套管内部原油带到地面并挤压收集,实现原油举升,该吸油装置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易安装维护,节能显著,大幅降低采油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主要采用机械采油装备,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杆采油装备和无杆采油装备两大系列,据统计全球约有100万口左右的在产油井,其中90%以上油井使用有杆采油装备,有杆采油装备主要包括抽油泵、抽油杆、抽油机、油管管柱井口装置等,其主要缺点是抽油机等地面驱动装置比较庞大,整体有杆采油系统的钢材消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油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连续吸油带3循环转动将套管内部原油带到地面并挤压收集,实现原油举升,该装置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易安装维护,节能显著,大幅降低采油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油装置,包括驱动轮5、连续吸油带3、加重轴承13和壳体2,在所述壳体2内设置驱动轮5和挤压轮7,挤压轮7与驱动轮5相切,所述连续吸油带3紧套在驱动轮5和置于原油12液面以下的套管1内部的加重轴承13上,所述壳体2与套管1密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连续吸油带3由承重层21、吸油材料层22和防护层23组成。
在所述驱动轮5与套管1上端之间设置导向轮8,导向轮8与连续吸油带3上行段的防护层23相接触,在套管1内部连续吸油带3的上行段与下行段平行。
在所述导向轮8与套管1上端之间设置刮油槽9,连续吸油带3上行段从刮油槽9中间穿过。
在所述驱动轮5与套管1上端之间设置真空脱附装置4,连续吸油带3下行段从真空脱附装置4中穿过。
所述壳体2通过位于壳体2底部的出油口11与集油管道密封连接。
在所述壳体2下部、靠近出油口11处设置加热管10。
所述壳体2通过位于壳体2顶部的出气口6与集气管道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连续吸油带3循环转动将井下油液带到地面实现举升,装置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易安装维护,节能显著,大幅降低采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壳体,3-连续吸油带,4-真空脱附装置,5-驱动轮,6-出气口,7-挤压轮,8-导向轮,9-刮油槽,10-加热管,11-出油口,12-原油,13-加重轴承,21-承重层,22-吸油材料层,23-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创新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4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传动抽油机变速可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抽油杆插板自动复位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