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门缓冲结构、背门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6694.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李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门 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 车辆技术领域 背门本体 刚性材料 缓冲效果 卡接部位 外壳套 接部 受力 车身 伸出 缓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门缓冲结构、背门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背门缓冲结构的刚度,且保证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背门缓冲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的材质为刚性材料,所述骨架具有用于连接背门本体的卡接部;外壳,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骨架上且所述骨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外壳的材质为弹性材料。该背门缓冲结构主要用于缓解背门与车身之间的受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门缓冲结构、背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生产设计中,在车辆的背门处设置有背门缓冲块,以缓解背门与车身之间的受力。
目前,如图1所示,背门缓冲块1具有螺旋结构11,由橡胶材质制成,为了保证背门缓冲块1的缓冲能力,则将背门缓冲块1设计得较长,然而,背门缓冲块较长容易导致背门缓冲块刚度较差,反而影响了缓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门缓冲结构、背门和车辆,主要目的是提高背门缓冲结构的刚度,且保证缓冲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门缓冲结构,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的材质为刚性材料,所述骨架具有用于连接背门本体的卡接部;
外壳,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骨架上且所述骨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外壳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具体地,所述骨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两端面均突出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应的端面,所述外壳的一端面与所述卡接部间隔开且共同限定出卡接空间。
具体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棱条,所述支撑棱条和所述卡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
具体地,所述支撑棱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棱条在周向上均匀布置,每个所述支撑棱条沿径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卡接部相接的表面中从所述卡接部向外延伸的区域为平面。
具体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适配的内腔;
所述内腔包括从所述外壳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第一内腔结构和第二内腔结构,所述第一内腔结构与所述支撑板相适配,所述第二内腔结构与所述支撑棱条相适配,所述第一内腔结构连通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内腔结构被所述外壳的另一端面封堵。
具体地,所述外壳包括位于另一端的端部的凸爪结构;
所述凸爪结构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棱条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凸爪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外壳另一端的端部中每个所述支撑棱条的端部边角所对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骨架的卡接部包括柱体和设置在所述柱体的侧壁上的卡接块,所述柱体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卡接块用于卡接于所述背门本体;
所述卡接块与所述柱体之间设置有挖空结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门,包括:
背门本体以及上述的背门缓冲结构;
所述背门缓冲结构的骨架的卡接部卡接于所述背门本体。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背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6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升降器缓冲机构、玻璃升降器及汽车
- 下一篇:铅门开闭联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