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7212.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风;李余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进气口 增压储气装置 固定式 缓冲罐 储气装置 回收装置 连接法兰 增压装置 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 高压储气罐 出气口 储气 泄漏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和压缩机,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增压装置本体,且增压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气装置本体,并且储气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一侧后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且第一进气口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并且缓冲罐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压缩机设置于连接法兰的一侧,所述高压储气罐的一侧设置有顺序盘,且顺序盘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该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可以有效的对压缩机进行保护,压缩机可以一直处于正产的工作状态,BOG气体的回收储气较为稳定,不会造成BOG气体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OG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
背景技术
BOG是液化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气化产生的闪蒸气,其形成原因是由于低温液化天然气储罐受外界环境热量的入侵,液化天然气罐内液下泵运行时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罐内天然气气化产生BOG气体,需要使用回收增压储气装置来对BOG气体进行回收和储存,现有的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进气管和压缩机直接相连,使得BOG气体从增压装置直接进入压缩机内部,BOG气体断断续续时会对压缩机的工作造成影响,会对压缩机造成损伤;
2、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内部密封不够紧密,BOG气体在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内部输送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气体的泄漏,降低了回收增压储气装置的储气效率。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BOG气体断断续续时可能会对压缩机的工作影响,会对压缩机造成损伤和BOG气体在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内部输送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气体的泄漏,降低了回收增压储气装置的储气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和压缩机,所述回收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增压装置本体,且增压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气装置本体,并且储气装置本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一侧后方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且第一进气口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并且缓冲罐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压缩机设置于连接法兰的一侧,且压缩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并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高压储气罐,所述高压储气罐的一侧设置有顺序盘,且顺序盘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高压储气罐的后侧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下方固定于底架的上方,所述顺序盘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三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关于缓冲罐对称设置,且第一进气口的直径长度和第二进气口的直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关于连接法兰对称设置,且第一连接管分别与缓冲罐和压缩机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高压储气罐等间距的安装在固定架的上方,且高压储气罐设置有3个。
优选的,所述顺序盘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压缩机和高压储气罐相连通,且顺序盘垂直固定安装在底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设置有2个,且固定架和高压储气罐为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固定式BOG回收增压储气装置,可以有效的对压缩机进行保护,压缩机可以一直处于正产的工作状态,BOG气体的回收储气较为稳定,不会造成BOG气体的泄漏:
1、缓冲罐可以将增压装置本体增压后输送过来的BOG气体持续等压的输送至压缩机内部,使得压缩机可以持续稳定的工作,不会出现BOG气体较多进而对压缩机造成损伤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7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