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同时采集双虹膜生物特征的双虹膜扫描仪相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7932.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莱(南京)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传感器 虹膜 采集 外部计算机设备 光源调节模块 虹膜扫描仪 相机 存储单元 生物特征 通信模块 照明光源 本实用新型 电路实现 电源模块 高清图像 数据交互 数据通过 图像数据 图像信号 专用照明 存储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同时采集双虹膜生物特征的双虹膜扫描仪相机板,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存储单元、通信模块、光源调节模块、图像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对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存储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中央处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光源调节模块调节照明光源的亮度。本实用新型相机板通过专用照明电路实现对照明光源亮度的调节,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到双虹膜的高清图像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USB通讯模块传输给外部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采集双虹膜生物特征的双虹膜扫描仪相机板,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虹膜是位于眼部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组织,包含有相互交错的类似于斑点、细丝、冠状、条纹等的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可标识一个人的身份。虹膜检测设备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来确认人员身份,具有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及非接触性的特点。
虹膜识别技术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们的身份。对各类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分析比较认为:虹膜识别是“最精确的”、“处理速度最快的”以及“最难伪造的”。这种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金融,海关,安防及其他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领域。虹膜检测设备需要完成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以及虹膜特征提取,匹配和识别的任务。随着安全认证要求的提高,在安全防范领域越来越要求采用具有唯一性难仿制高稳定的生物特征点来进行身份设别认证。因此作为优于指纹和脸部特征的虹膜就更适用在安全要求高的场合如安保,金融等领域进行身份设别认证。以前虹膜采集都是采集单眼虹膜或需要双虹膜的场合其双虹膜采集都是通过分别采集左右两只眼睛的虹膜的图像后再处理,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采集双虹膜生物特征的双虹膜扫描仪相机板,该相机板通过专用照明电路实现对照明光源亮度的调节,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到双虹膜的高清图像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USB通讯模块传输给外部计算机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同时采集双虹膜生物特征的双虹膜扫描仪相机板,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存储单元、通信模块、光源调节模块、图像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对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存储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中央处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光源调节模块调节照明光源的亮度。
其中,所述照明光源为两个红外LED和两个白光LED,两个红外LED的回路上串联有MAX1916,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控制MAX1916的输出电流来控制两个红外LED的亮度;两个白光LED的串联回路上设有三极管,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产生不同的PWM信号来控制三极管工作,通过输出不同的PWM占空比使三极管输出不同大小的电流来控制两个白光LED的亮度。
其中,所述红外LED和白光LED均通过电源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芯片型号为LCMX02-2000,其包括SDR-DQ0端口、SDR-DQ1端口、SDR-DQ2端口、SDR-DQ3端口、SDR-DQ4端口和SDR-DQ5端口,其通过SDR-DQ0端口、SDR-DQ1端口、SDR-DQ2端口、SDR-DQ3端口、SDR-DQ4端口和SDR-DQ5端口和存储单元的对应接口连接;其还包括SSR-D0~SSR-D11端口,其通过SSR-D0~SSR-D11端口与图像传感器的对应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的芯片型号为H57V2562GTR,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芯片型号为MT9T006。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为USB通讯接口,其芯片型号为CY7C68013。CY7C68013实现相机板与外部计算机设备进行USB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莱(南京)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茂莱(南京)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7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通道虹膜检测设备
- 下一篇:人脸识别一体机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