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8228.9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江印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0 | 分类号: | B41F31/00 |
代理公司: | 33242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树鹏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上光机组 回油泵 供油装置 上光单元 油桶 联机 上光 空气过滤减压阀 油气分离器 手动球阀 依次连接 回油部 进油部 球阀 压缩空气驱动 本实用新型 第一电磁阀 实际使用率 油量检测 电磁阀 虹吸管 回收油 上油 维护 | ||
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包括上光油桶、上光机组、与上光机组连接的进油部和回油部,所述进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油气分离器、漏式球阀、空气过滤减压阀、第二电磁阀、上油泵和油量检测开关,所述上油泵通过虹吸管与上光油桶连接,上油泵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连接,所述回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油气分离器、漏式球阀、空气过滤减压阀、第一电磁阀和回油泵;回油泵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油桶连接,回油泵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连接。本实用新型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通过压缩空气驱动上油泵和回油泵来完成上油及回收油的步骤,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结构简单,效果良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实际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德堡印刷机自设备投入实际生产中,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联机上光单元频繁因为供油装置出现故障报警停机,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后续多次更换损坏配件,影响设备使用,多次停机和频繁更换配件导致费用支出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的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包括上光油桶、上光机组、与上光机组连接的进油部和回油部,所述进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油气分离器、漏式球阀、空气过滤减压阀、第二电磁阀、上油泵和油量检测开关,所述上油泵通过虹吸管与上光油桶连接,上油泵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连接,所述回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油气分离器、漏式球阀、空气过滤减压阀、第一电磁阀和回油泵;回油泵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油桶连接,回油泵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连接。
优选为,所述油量检测开关设置在上油泵与上光机组之间的管道上。
优选为,所述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通过压缩空气驱动上油泵和回油泵来完成上油及回收油的步骤,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结构简单,效果良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实际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联机上光单元的供油装置包括进油部和回油部,进油部和回油部分别连接设置上光机组12。
进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1、油气分离器2、漏式球阀3、空气过滤减压阀4、第二电磁阀7、上油泵8和油量检测开关9,上油泵8的底部通过虹吸管与上光油桶10连接,上油泵8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12连接,油量检测开关9设置在上油泵8与上光机组12之间的管道上。
油气分离器2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机油,防止机油进入上油泵8和回油泵11内;空气过滤减压阀4能够降低气压;油量检测开关9能够实时检测管道中的上油流量。
回油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手动球阀1、油气分离器2、漏式球阀3、空气过滤减压阀4、第一电磁阀6和回油泵11;回油泵1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油桶10连接,回油泵11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上光机组12连接,上光机组12中的多余的油会通过回油泵11流入上光油桶10中。
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与电源控制箱5电性连接,电源控制箱5控制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江印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江印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8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