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2623.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梅震;方斌;蔡家豪;刘加云;汪俊;黄照明;邱智中;蔡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H01L33/44;H01L33/06;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层 发光二极管 第一电极 本实用新型 粗化结构 反射层 电极 侧壁 衬底 半导体技术领域 多量子阱发光层 反射层表面 光取出效率 第二电极 电极周围 金属迁移 包覆 层级 反射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多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之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侧壁周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设置有粗化结构层。本实用新型在电极的侧壁周围设置反射层级粗化结构层,一方面减少第一电极对光的吸收,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光取出效率,另一方面在电极周围包覆反射层,可以减少金属迁移,防止掉电极,提升LED器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极侧壁具有反射层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LED芯粒因其亮度高、电压低、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照明用日光灯、球泡灯、户内户外大小间距显示屏、电视背光、手机背光、家电空调显示灯、车用指示灯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手机背光的应用领域,LED芯粒需要能承受机器或人体所产生的静电,是手机背光应用的LED芯粒很大的竞争优势。
常规的LED芯粒结构包括N型层、多量子阱发光层、P型层,以及设置于N型层上的N电极和设置于P型层上的P电极,从多量子阱发光层发射出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线在经过电极时,会被电极结构吸收,造成光的提取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光取出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多量子阱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之上的第一电极,以及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侧壁周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设置有粗化结构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侧壁周围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设置有粗化结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为金属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为DBR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反射层为银金属反射层或者铝金属反射层或者铜金属反射层或者上述任意两种材料层的合金结构层。
优选的,所述粗化结构层为银纳米颗粒层或者铝纳米颗粒层。
优选的,所述粗化结构层为DBR粗化结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00埃~5000埃。
优选的,所述粗化结构层的厚度为10埃~100埃。
晶焊线后,将支架、金线和LED芯粒的表面镀上一层SiO2绝缘保护层,该保护层完全覆盖住整个LED芯粒和支架表面,达到保护芯粒的金属电极不被外界水汽接触造成电解迁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之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之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下面所要说明的实施形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可变形为多种其他形态。
实施例1
参看附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0,位于衬底100上的第一半导体层200、第二半导体层400、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200与第二半导体层400之间的多量子阱发光层300、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200上的第一电极210和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400上的第二电极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2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LED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