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3773.7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钮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4/04;A01G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组 聚光反射镜 大棚 补光 高处 补光系统 聚光调节 反射镜 镜片 本实用新型 反射镜结构 反光方向 光学领域 夹角可调 聚光反射 应用物理 中心轴 拼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属于应用物理光学领域,系统采用反射镜结构,包括聚光反射镜组(1)、补光反射镜组(2)和聚光调节杆(3);聚光反射组(1),每8片反射镜一行,5行为一组,每片反射镜长0.8米,宽0.5米,每组聚光反射镜组长4.7米,宽4米,位于大棚前方距地面0.5米高处;聚光调节杆(3)与每行聚光反射镜的中心轴连接,用于调节聚光反射镜组的反光方向;补光反射镜组(2)位于大棚上方距地面4米高处,每组补光反射镜组包括3片镜片,长4米,每两镜片间的夹角可调,补光反射镜组(2)位于大棚上方距地面4米高处,各组聚光反射镜组和补光反射镜组均可根据大棚面积拼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物理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
背景技术
光环境是农作物生长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光。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形态建成和物质代谢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北方是世界日照低值区 ,冬季为极端低值时段,大棚内部光照不足和光质组成不平衡现象尤为严重,成为制约北方冬季大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使植物更好的生长,大棚采用补光装置进行补光,大棚补光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合理的光环境,能够减少农药、激素等化学品的使用,确保食品安全。
传统的补光方法为采用对应植物需要波长的LED补光灯进行补光,但采用补光灯补光方法,会造成能源浪费,且LED为冷光源,只能补光,不能补热,当大棚改种作物时,还需要重新调配波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将光照度提高至原照度1.6倍,具有工作原理简单、节约能源、补光的同时又能补充热量的优点,大棚改种作物后不需要重新调整光源配比,使植物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配合新型大棚,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补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向反射镜组结构,系统包括聚光反射镜组(1)、补光反射镜组(2)和聚光调节杆(3);
所述的的聚光反射镜组(1)每8片反射镜一行,5行为一组,每片反射镜长0.8米,宽0.5米,每组聚光反射镜组长4.7米,宽4米,位于大棚前方距地面0.5米高处,将太阳光会聚到补光反射镜组(2)上,组数根据需要补光的大棚面积而定;
所述的聚光调节杆(3)与每行聚光反射镜的中心轴连接,用于调节聚光反射镜组的反光方向;
所述的补光反射镜组(2)位于大棚上方距地面4米高处,每组补光反射镜组包括3片镜片,长4米,每两镜片间的夹角可调,与聚光反射镜组匹配,用于接收聚光反射镜会聚来的太阳光,并将其反射到大棚内部,为大棚内作物生长补充光和热。
所述的聚光反射镜组(1)反射率≥0.9,波段覆盖紫光至长波红外,根据地区和需求,反射镜可设计为多种面型,反射镜为玻璃材质,各组聚光反射镜组根据大棚面积拼接使用。
所述的补光反射镜组(2)反射率≥0.9,波段覆盖紫光至长波红外,根据地区和需求,反射镜可设计为多种面型,反射镜为玻璃材质,各组补光反射镜组根据大棚面积拼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原理简单,造价低,节约能源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补光的同时也能补充热量,根据植物需要,实时自动调控;
3.大棚改种作物后,不必重新调配光源配比,适用范围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反射镜组的大棚补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光反射镜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3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