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洁牙器的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3834.X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暨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泳锋 |
主分类号: | A61C17/20 | 分类号: | A61C17/20;A61C17/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头壳体 连接头 上壳体 下壳体 圆环状 凸缘 动力振动机构 外壳结构 洁牙器 伞形板 凹口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端部周边 筒状容腔 尾部设置 振动头 靠紧 凸块 松动 | ||
一种动力洁牙器的外壳结构,包括振动头壳体部分、动力振动机构壳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振动头壳体部分是一筒状容腔,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设置有圆环状连接头,圆环状连接头的端部周边设置有凸缘,凸缘内侧的圆环状连接头设置有凹口,动力振动机构壳体部分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面板,上壳体、下壳体的端部靠紧在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端面上,上壳体、下壳体对应凸缘的内侧设置有伞形板,伞形板的外侧对应凹口处设置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容易松动的、不会影响振动头正常工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洁牙器包括气动或者超声波振动机构、由气动或者超声波振动机构带动的振动头,外壳,已有技术的外壳是由两面包合而成,气动振动机构、振动头固定在两面包合的外壳内。由于振动头是高频振动,这样的结构容易使装设振动头处的外壳松动,影响振动头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容易松动的、不会影响振动头正常工作的动力洁牙器的外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振动头壳体部分、动力振动机构壳体部分,振动头壳体部分是一筒状容腔,外形呈子弹头状,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设置有圆环状连接头,圆环状连接头的端部周边设置有凸缘,凸缘、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间的圆环状连接头形成圆环状凹槽,凸缘内侧的圆环状连接头设置有凹口,动力振动机构壳体部分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面板,上壳体、下壳体的端部靠紧在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端面上,上壳体、下壳体对应凸缘的内侧设置有伞形板,伞形板的外侧对应凹口处设置有凸块,并合在一起的上壳体、下壳体的端部靠在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尾部端面上,并合在一起的上壳体、下壳体的伞形板靠在凸缘内侧的圆环状连接头上,凸块镶嵌进凹口内,上壳体、下壳体内设置有两对以上连接柱,穿接在每对连接柱上的螺丝将上壳体、下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带有使按钮穿出的按钮穿孔的下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周边设置有带有扣的凹口,对应凹槽处设置有面板,对应带有扣的凹口的面板上设置有钩,面板通过钩扣接在凹口的扣上将面板固定在下壳体的凹槽内,面板上对应下壳体的按钮穿孔处设置有使按钮的驱动按压面穿出的穿孔。
使用时,将振动头设置在振动头壳体部分的腔体内,气动或者超声波振动机构设置在上壳体、下壳体内,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在振动头壳体部分上,气动或者超声波振动机构的控制按钮穿出下壳体的按钮穿孔,穿过连接柱的螺丝将上壳体、下壳体连接固定,连接固定的上壳体、下壳体的端部卡接在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圆环状凹槽上,使振动头壳体部分、动力振动机构壳体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振动头壳体部分采用筒状容腔,这样,振动头的震动就不会导致振动头壳体部分的松动,保证振动头牢固地固定在振动头壳体部分内。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容易松动的、不会影响振动头正常工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振动头壳体部分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下壳体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泳锋,未经暨泳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3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牙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牙刷收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