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4412.4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2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丰和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2 | 分类号: | F16L5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夹具 下夹具 耳把 堵漏夹具 封堵装置 焊接固定 外表面处 对开式 溢流物 封堵 铁片 本实用新型 夹具 两端端口 内部设置 缝隙处 焊接套 破损处 套接 焊接 挤压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上夹具耳把,所述上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夹具耳把,所述上夹具耳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处,所述上夹具的下方设置有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夹具耳把,所述下夹具耳把同样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处,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套接在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左右两端端口内侧,从而使上封堵铁片和下封堵铁片不断受到压力,将破损处的溢流物挤压至管道内,避免溢流物从上夹具和下夹具套接的管道的缝隙处流出影响后续对缝隙的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堵漏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
背景技术
堵漏是指物质泄漏人为制止的活动,房屋隧道堤坝漏水、管道容器内介质泄漏、井下井管破损泄漏后使用专业堵漏工具材料制止泄漏的行为,完好管道内开孔封堵行为。
现有的堵漏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对管道破损处进行封堵时一般使用较多的夹具为对开式夹具,对开式夹具在使用中通过将两块夹块套接在破损管道处经过螺母和螺栓的固定,在由焊枪对管道与套接缝隙处的焊接实现密封堵漏,然而在实际的堵漏过程,管道发生破损时,且管道在不能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封堵,易出现在封堵的过程流体物质不断从破损处溢流处,而溢流后,在未焊接的情况下,会从套接缝隙中溢流,且不断在溢流的过程中,焊接无法进行或者焊接不牢固的现象,从而降低封堵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管道破损处进行封堵时一般使用较多的夹具为对开式夹具,对开式夹具在使用中通过将两块夹块套接在破损管道处经过螺母和螺栓的固定,在由焊枪对管道与套接缝隙处的焊接实现密封堵漏,然而在实际的堵漏过程,管道发生破损时,且管道在不能关闭的情况下进行封堵,易出现在封堵的过程流体物质不断从破损处溢流处,而溢流后,在未焊接的情况下,会从套接缝隙中溢流,且不断在溢流的过程中,焊接无法进行或者焊接不牢固的现象,从而降低封堵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上夹具耳把,所述上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设置有上夹具耳把,所述上夹具耳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处,所述上夹具的下方设置有下夹具,所述下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夹具耳把,所述下夹具耳把同样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夹具的左右两端外表面处,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套接在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左右两端端口内侧,所述上夹具耳把和下夹具耳把的外表面均贯穿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套接有螺栓的一端,所述螺栓的顶端位于上夹具耳把的顶端,所述螺栓的底端位于下夹具耳把的下方,所述下夹具耳把外表面贯穿的贯穿孔的下方处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接螺栓的一端,所述螺栓在力的作用下可将螺母内部进行旋转,所述螺栓进行旋转时可将下夹具耳把和上夹具耳把进行固定或松卸。
优选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上封堵铁片和下封堵铁片,所述上封堵铁片套接在上夹具的内部,所述上封堵铁片位于底端的左右两端端口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夹具的底端端口内侧,所述上封堵铁片下方设置有下封堵铁片,所述下封堵铁片位于顶端的左右两端端口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夹具的顶端端口内侧。
优选的,所述上封堵铁片下表面积为上夹具内壁表面积的五分之四,所述下封堵铁片上表面积为下夹具耳把内壁表面积的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上封堵铁片和下封堵铁片具有的延展性,且上封堵铁片和下封堵铁片在受力时不会发生破损。
优选的,所述螺栓在螺母内壁的螺纹层进行顺时针旋转时可将上夹具耳把和下夹具耳把之间的垂直距离逐渐降低直至上夹具和下夹具的端口处紧密贴合,所述螺栓在螺母内壁的螺纹层进行逆时针旋转时可将上夹具耳把和下夹具耳把之间的垂直距离拉远直至螺母脱离对螺栓的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丰和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丰和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4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通用带压堵漏夹具
- 下一篇:一种合页式带压堵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