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蟹类种蟹的人工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7009.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石西;马洪雨;吴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曹江;周增元 |
地址: | 51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蟹 饵料 沙质 进水区 充氧 塑料隔板 带孔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人工培育 装置本体 区隔 节约用水 强力尼龙 塑料硬板 进水管 培育池 墩柱 隔网 下端 蟹类 育肥 成活率 冲洗 气管 沙子 育苗 水质 塑料 养殖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蟹类种蟹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有进水区、沙质区、饵料区和充氧区;进水区上方设有进水管,下端设有排水管;沙质区包括沙子、强力尼龙隔网和带孔塑料隔板;饵料区通过塑料实心阶梯与沙质区相连;充氧区位于饵料区下方,包括气管和气石,且连接有排水管;饵料区和充氧区通过塑料硬板与进水区和沙质区隔开;沙质区和饵料区通过带孔塑料隔板与进水区和充氧区隔开,且利用墩柱对带孔塑料隔板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可节约用水和养殖占地,方便培育池冲洗,保持良好水质,减少种蟹相互残杀,提高种蟹成活率,降低育苗风险和成本;可在蟹类种蟹的育肥和抱卵阶段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蟹类人工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蟹类种蟹的人工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济海、淡水蟹类在水产品市场占有重要的份额,属高档消费品。淡水蟹类主要是中华绒螯蟹,而海水蟹类主要包括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锈斑蟳、日本蟳、远海梭子蟹和红星梭子蟹等。这些蟹类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和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我国蟹类人工养殖产量不断增加,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养殖潜力。
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质种苗的支撑。在传统的蟹类人工育苗过程中,种蟹池多是几十平方的大池,每个大池内放置几十只种蟹。由于蟹类具有相互残杀的习性,在种蟹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种蟹相互攻击而导致其大螯断掉或者受伤的状况,种蟹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此外,种蟹池内的沙子上会留有残饵和粪便,难以冲洗,如果长期不清洗的话,很容易导致水质变坏,从而引起种蟹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把种蟹养好,提高种蟹成活率,提高蟹苗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蟹类种蟹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有进水区(I)、沙质区(II)、饵料区(III)和充氧区(IV);所述进水区(I)的上方设有进水管(2),可以提供水源,下端设有排水管(12);所述沙质区(II)包括沙子(5)、强力尼龙隔网(6)和带孔塑料隔板(7);所述沙质区(II)和饵料区(III)上方设有溢水口(11);所述饵料区(III)通过塑料实心阶梯(13)与沙质区(II)相连;所述充氧区(IV)位于饵料区(III)下方,包括气管(9)和气石(10),且连接有排水管(12),可供排污;所述饵料区(III)和充氧区(IV)通过塑料硬板(4)与进水区(I)和沙质区(II)隔开;沙质区(II)和饵料区(III)通过带孔塑料隔板(7)与进水区(I)和充氧区(IV)隔开,且利用墩柱(8)对带孔塑料隔板(7)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设有专门的饵料区,可以投放饵料。目前大部分蟹类养殖装置都没有专门的进食区,所以在饲喂蟹类和清理时会比较麻烦,而且蟹类进食完会留有食物残渣,难以清理,如果清理不干净,食物残渣留在沙子里面很容易导致水质变坏,影响蟹类抱卵。而本实用新型的饵料区可供蟹类专门进食,饵料区是没有沙子的,容易清理,可以保持水质。
种蟹的培育需要沙质底,所以需要铺很厚的沙子(15-20cm);在培育过程中,种蟹的饵料和粪便很容易留在沙子上,而在沙子里很难清理,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冲式进水方式,可以利用水流将沙子上的残饵及粪便冲洗干净,然后通过排水口排出,这样就可以在每次换水的时候对沙子进行清洗,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水质,提高种蟹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盒盖(14),所述盒盖(14)通过合页(15)与塑料硬板(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1)为一个塑料方盒。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2)和排水管(12)上均设有阀门(3)。
进一步的,所述的沙子(5)的高度为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墩柱(8)为塑料实心墩柱,其高度为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7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育种繁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笼式养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