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7025.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兆;王肖;霍舒豪;李晓飞;张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支架 设备板 顶部支撑架 隔板 无人驾驶车 整体车架 后支架 底舱 加强框 检修盖 前支架 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设备安装孔 后侧表面 内侧表面 螺纹孔 铰接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包括:前支架、左右侧支架、后支架、前设备板、多个底舱隔板、后设备板、顶部支撑架和检修盖加强框;前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左右侧支架;后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支架相连;前设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侧支架的内侧表面上;前设备板上开有多个设备安装孔;每个底舱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支架相连接;底舱隔板的上表面与前设备板连接;后设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支架相连;后设备板的后侧表面固定在后支架上;顶部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左右侧支架上;顶部支撑架上开有第一螺纹孔;检修盖加强框铰接于顶部支撑架的上表面前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的热点话题,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在20世纪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并于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例如,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日渐成熟,逐渐成为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但乘用车自动驾驶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而限定环境内的小型低速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其中,对于车体来说,车架是汽车的基体,是跨接在车辆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现有技术中的车架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其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但现有的车架总成形状单一,大多数为直条形状,也就是从前至后为一直线形,且为了避免一些零件相冲突都是将左、右纵梁之间的间距设计得很大,这样连接在左右纵梁之间的总成或横梁就要加长了,这样不仅加大了生产的成本,而且严重影响横梁的强度。
同时,普通乘用车或特种车辆在设计时需要预留驾驶员的位置或操作空间,对整车的设计有很大限制。而自动驾驶的无人车可以不考虑此项需求,可对整车车架进行整体式设计,尤其对于小型低速的无人环卫清扫车来说,其与普通乘用车或特种车辆具有很大不同,在实现基本清扫功能的同时具备自动驾驶的能力,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对车身车架提出了新的需求,但现有技术中的车架装置并不能满足无人环卫清扫车的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紧凑、节省空间,且组装简单、装配效率高,更适用于无人驾驶车的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所述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包括:
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连接在所述无人驾驶车的底盘上,固定所述无人驾驶车的车身外壳的前板;
左右侧支架,所述前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左右侧支架;所述左右侧支架安装在所述无人驾驶车的底盘上,固定所述无人驾驶车的车身外壳的侧板;
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右侧支架相连;所述后支架固定所述无人驾驶车的车身外壳的后背板;
前设备板,所述前设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右侧支架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前设备板上开有多个设备安装孔;
多个底舱隔板,每个所述底舱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支架相连接;所述底舱隔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前设备板连接;
后设备板,所述后设备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右侧支架相连;所述后设备板的后侧表面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
顶部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左右侧支架上;所述顶部支撑架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固定支撑所述无人驾驶车的车身外壳的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7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及用于形成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
- 下一篇:一种车身立柱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