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8152.8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华;罗冠彦;张鹏;蔡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调节池 油墨废水 中间水池 酸析 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混凝沉淀池 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 次氯酸钠 一体化池 印刷油墨 沉淀池 反应池 分级式 混凝池 平板式 微电解 厌氧池 曝气 板框压滤机 处理流程 处理系统 混凝沉淀 依次设置 压滤机 混凝 经板 沉淀 过滤 达标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系统按照油墨废水处理流程依次设置有第一废水调节池、批式酸析反应混凝沉淀池、板框压滤机、第二废水调节池、微电解和曝气一体化池、混凝池、分级式沉淀池、厌氧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平板式MBR生化池、中间水池、次氯酸钠反应池和pH回调池,油墨废水在批式酸析反应混凝沉淀池内酸析反应和混凝沉淀,再经板框压滤机过滤进入第二废水调节池,再进入微电解和曝气一体化池和混凝池,混凝后进入分级式沉淀池沉淀,后经厌氧池、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处理,再进入平板式MBR生化池处理并排入中间水池,中间水池中的油墨废水再经次氯酸钠反应池和pH回调池的处理达标并排放。本实用新型更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墨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填料、颜料、助剂及溶剂等。油墨所用的颜料通常具有耐光、耐热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着色、遮盖力等。在印刷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高色度的油墨废水,油墨废水悬浮物高、有机物浓度高,B/C极低,生物降解性很差,几乎不可直接被好氧生物降解。产生的油墨废水都需通过处理系统处理并达标后才可排放,但现有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存在以下缺陷:
1、油墨废水直接进入微电解系统,导致微电解填料堵塞,且废水中油墨并不能完全分解或去除;
2、微电解系统一般做成罐体,维修更换难而且是有限空间作业;
3、微电解后续增加芬顿工艺,若双氧水添加过量会导致后续生化处理瘫痪;
4、油墨废水含氨氮及化学需氧量COD较高,一般工艺只做单级接触氧化处理,单级接触氧化处理难以完全分解;
5、厌氧池和水解酸化池废水较难与污泥和填料充分混合,生化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更合理的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系统按照油墨废水处理流程依次设置有第一废水调节池、批式酸析反应混凝沉淀池、板框压滤机、第二废水调节池、微电解和曝气一体化池、混凝池、分级式沉淀池、厌氧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平板式MBR生化池、中间水池、次氯酸钠反应池和pH回调池;第一废水调节池用于盛装待处理的油墨废水;批式酸析反应混凝沉淀池用于油墨废水的酸析反应和混凝沉淀,油墨废水分批进入和流出批式酸析反应混凝沉淀池;第二废水调节池用于盛装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后的油墨废水;微电解和曝气一体化池包括微电解池和与微电解池连通的曝气池,在微电解池内设有微电解反应器,在微电解池内设置有对微电解池内废水进行曝气的第一曝气装置,在曝气池内设置有用于对曝气池内废水进行曝气的第三曝气装置,从第二废水调节池中流出的废水先流入微电解池,再流入曝气池;在混凝池内设置有用于使废水充分混合的第二搅拌机;分级式沉淀池用于对混凝后的油墨废水进行沉淀;厌氧池内设有承载有厌氧菌的第一生物组合填料;水解酸化池用于油墨废水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池用于通过生物膜法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在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对接触氧化池内废水进行曝气的第二曝气装置;平板式MBR生化池内设置有MBR膜组件;中间水池用于盛装经MBR膜组件分离后的油墨废水;次氯酸钠反应池用于油墨废水与次氯酸钠混合反应;pH回调池用于油墨废水与液碱混合。
进一步的,在分级式沉淀池的底部设有聚污斗,在分级式沉淀池上部设置有一级挡水墙和二级挡水墙,一级挡水墙和二级挡水墙将分级式沉淀池上部分隔成进水区、中部区和出水区,在出水区水平填满有蜂窝填料,在出水区设置有排水三角堰,排水三角堰位于蜂窝填料的上方,从混凝池流出的废水从进水区流入分级式沉淀池内,分级式沉淀池内的废水最终从排水三角堰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8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设备
- 下一篇: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