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诊断治疗穿刺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98395.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娟;邱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3 | 分类号: | A61B5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架 托盘 防护膜套 本实用新型 外部 顶部设置 穿刺 连接座 限位框 压杆 吸盘 密闭环境中 塑料薄膜 诊断 传统装置 内部仪器 外部设置 松紧圈 限位管 空气污染 按钮 卡槽 有压 治疗 薄膜 划破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使用诊断治疗穿刺包,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内部开设有仪器槽,所述托盘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外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贯穿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按钮,且压杆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外部套设有防护膜套,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护架、卡槽、松紧圈和防护膜套,当包裹在装置外部的薄膜被割破时,因装置防护架外部套设的防护膜套,仍可将其内的仪器维持在密闭环境中,从而可避免空气直接与仪器进行接触,进而解决了传统装置外层的塑料薄膜被划破,致使其内部仪器被空气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刺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诊断治疗穿刺包。
背景技术
穿刺包,适用于穿刺治疗,由胸穿针、注射针、注射器、手套、护创膏、纱布、棉签、镊子、中单、孔巾、试管及试管塞、试管架、胶管和导管夹组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诊断治疗穿刺包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传统穿刺包在封装时,多数使用透明塑料膜进行封装,由于薄膜易被划破损伤,进而导致其内部仪器会与空气接触,致使仪器产生污染,此外,当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使用时,因其底座的质量较轻,进而导致装置取出仪器时,底座和其它仪器易被打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诊断治疗穿刺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装置外层的塑料薄膜被划破,致使其内部仪器被空气污染,以及装置底座较轻,易被打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诊断治疗穿刺包,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内部开设有仪器槽,所述托盘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外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贯穿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按钮,且压杆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外部套设有防护膜套,且防护架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部设置有松紧圈,所述松紧圈与防护膜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外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呈水平开设。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外部四周呈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外壁设置有凸点。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的顶部靠近按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护架、卡槽、松紧圈和防护膜套,当包裹在装置外部的薄膜被割破时,因装置防护架外部套设的防护膜套,仍可将其内的仪器维持在密闭环境中,从而可避免空气直接与仪器进行接触,之后将卡槽内的松紧圈向外撑开,可取下包裹在防护架外部的防护膜套,以便使用装置内部的仪器,进而解决了传统装置外层的塑料薄膜被划破,致使其内部仪器被空气污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压杆、限位管、按钮、吸盘和连接座,当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之后可向下压动按钮,按钮会通过压杆使吸盘与工作台紧密接触,在限位管和连接座的限位固定作用下,会使底部的吸盘固定稳定,由于装置的四周均设置有吸盘,进而可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装置的底座较轻,易被打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压杆、2-限位管、3-按钮、4-防护膜套、5-松紧圈、6-密封圈、7-防护架、8-限位框、9-连接座、10-吸盘、11-托盘、12-仪器槽、13-海绵层、14-圆弧部、15-卡槽、16-限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98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