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0178.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闫壮;李方平;李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欣旺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42;B29C45/17 |
代理公司: | 44343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杰辉;罗志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五金 植入 整形机构 自动化整形设备 嵌入成型 注塑机构 整形 抓取 传统加工方式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运输 全自动化 整形效果 自动传输 自动抓取 机械手 弹匣 装填 五金件 联动 全检 重复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包括植入机构、注塑机构和整形机构,植入机构采用传送带运输设计、弹匣式装填设计以及五金感应抓取设计,实现五金自动来料,注塑机构采用机械手分别与植入机构和整形机构进行联动,从植入机构自动抓取待注塑的五金进行注塑,并把注塑完成的五金自动传输到整形机构进行整形,实现了五金件植入、注塑及整形的全自动化流程。通过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工序繁琐重复、每次加工都需安排人员对产品全检、整形效果品质不稳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业注塑整形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整体生产业务中,产品塑胶外壳注塑是一道比较重要的组成工序。传统的产品塑胶外壳注塑前期采用的整形模式,以半自动模式整形为主,通常采用人海战术,传统的注塑过程为:1.手动放置五金到机台上进行定位,再通过机械手植入五金到模具内;2.成型后对产品进行外观全检及进胶口水口位置加工;3.因机位空间问题,注塑后的产品必须转移到后加工组,采用半自动整形设备对产品进行整形矫正,确保变形达到品质要求。这种传统加工方式具有作业线及所用时间太长、工序繁琐重复、每次加工都需安排人员对产品全检、整形效果品质不稳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对电子产品的生产业务造成了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解决传统加工方式工序繁琐重复、每次加工都需安排人员对产品全检、整形效果品质不稳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五金嵌入成型及自动化整形设备,包括植入机构、注塑机构和整形机构,植入机构包括植入机本体、放置区和定位区,定位区与放置区均位于植入机本体上,放置区用于放置并运输五金到定位区,定位区用于定位放置需要进行注塑的五金;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注塑模具和机械手,注塑模具和机械手分别与注塑机本体连接,机械手用于从定位区上抓取五金,并放置在注塑模具内;整形机构包括整形机本体与整形治具,整形治具位于整形机本体上,机械手还用于从注塑模具内抓取注塑完成的五金,并输送到整形治具内进行整形。
进一步地,放置区位于定位区的下方,定位区包括定位板、感应气缸和伺服模组,定位板与植入机本体固定连接,伺服模组位于定位板的上方,且部分位于定位板的正上方,伺服模组与定位板固定连接,感应气缸与伺服模组滑动连接,感应气缸朝向放置区的一端上连接有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在感应气缸的带动下用于抓取在放置区的感应位置上的五金,并在伺服模组的带动下把五金运输到定位板上放置。
进一步地,放置区包括传送带、传送带轮和驱动电机,传送带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轮进行转动,传送带缠绕在传送带轮上,传送带在传送带轮的带动下运输五金到感应位置,以便感应气缸对五金进行抓取。
进一步地,整形机构还包括压料架与压料气缸,压料架与整形机本体连接,压料气缸与压料架固定连接,整形治具包括上压料板和下压料板,下压料板用于放置需要进行整形的五金,压料气缸与上压料板传动连接,下压料板与整形机本体连接,压料气缸用于推动上压料板盖合在下压料板上。
进一步地,整形机构还包括下板滑轨和下板气缸,下板滑轨和下板气缸都与整形机本体固定连接,下压料板与下板滑轨滑动连接,下压料板还与下板气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下板滑轨的上安装有缓冲器。
进一步地,整形机构还包括气泵,上压料板上设有矩阵式排列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接入气泵。
进一步地,下压料板的四个边角上均设有支撑基准定位柱。
进一步地,下压料板上设有矩阵式排列的第二通孔和多个支撑导向定位挡块,多个支撑导向定位挡块通过第二通孔固定在下压料板上,并且在下压料板上围合形成一个中心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欣旺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欣旺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0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