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水式潜水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0722.2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本特·劳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伦斯泵业机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32 | 分类号: | H02K5/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10243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体 补水孔 贯穿孔 限流塞 充水式潜水电机 本实用新型 电机 前盖 压强 技术方案要点 加工效率 潜水电机 限流组件 弹性塞 流组件 使用性 钻孔 包覆 侧壁 孔口 嵌合 塞帽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前盖,所述前盖的侧壁上开设有补水孔,补水孔为通孔,补水孔内设置有限流组件,所述限流组件包括嵌体和限流塞,所述嵌体嵌合于所述补水孔内,嵌体沿轴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限流塞通过贯穿孔穿设在所述嵌体上;所述限流塞包括弹性塞帽,塞帽位于嵌体的一侧并将贯穿孔孔口包覆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潜水电机降低在电机上钻孔的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保持电机内外压强一致,提高整个电机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
背景技术
充水式潜水电机在运行前需要在其腔内存满清洁水,以便润滑滑动轴承和冷却电机。现有公告日为2017.01.18、公告号为CN20590153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内外水循环充水式潜水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定子铁芯,所述电机轴端部有吸入室,旋涡式叶轮安装在吸入室的电机轴端部,所述定子铁芯的凹槽上固定有循环接头暨循环接管,电机腔内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棉与滤网,单向阀置于过滤室与吸入室之间。
内外水循环充水式潜水电机工作时,通过旋涡式叶轮产生压力,迫使电机腔内液体通过定子与转子间气隙到达定子绕组上部,经定子铁芯四个凹槽循环接头和循环接管到达旋涡式叶轮吸入口完成内循环冷却。
但是,由于单向阀为非标准件、且直径较小,对安装孔的尺寸要求较高。在电机上钻孔时,孔径要求精确,增加了钻孔难度,以及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孔径与单向阀之间为过盈配合,在安装中若出现整体装配误差,也难以调整,单向阀损坏时也难以拆卸更换,影响整个电机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它降低在电机上钻孔的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保持电机内外压强一致,提高整个电机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包括前盖,所述前盖的侧壁上开设有补水孔,补水孔为通孔,补水孔内设置有限流组件,所述限流组件包括嵌体和限流塞,所述嵌体嵌合于所述补水孔内,嵌体沿轴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限流塞通过贯穿孔穿设在所述嵌体上;所述限流塞包括弹性塞帽,塞帽位于嵌体的一侧并将贯穿孔孔口包覆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潜水电机放置在水中,当内部冷却液不足时,内部压强降低形成内外压强差,使得外界水源通过导流槽对塞帽施加压力,压力大于弹力时,塞帽边沿翘起,外界水流入潜水电机内,直至潜水电机内外压强一致时,塞帽通过自身弹力复位,再次将贯穿孔包覆封闭,实现密封;外界水在潜水电机内循环冷却,从而使潜水电机工作时更加稳定可靠。
且对前盖进行钻孔时,以嵌体为尺寸标准,能够降低在钻孔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方便限流塞的组装和更换,提高了组装与拆卸效率,也提高了整个电机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流塞还包括塞杆,所述塞帽设置在塞杆的一端,塞杆的另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出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所述塞杆和限位环的外周面上、沿塞杆轴线开设有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水孔位于前盖外侧壁上的开口为进口,位于前盖内侧壁上的开口为出口,塞杆穿设在贯穿孔内,塞帽设置在嵌体靠近补水孔出口的一侧,限位环位于嵌体朝向补水孔进口的一侧,限位环与塞帽配合将塞杆固定在贯穿孔内,从而实现限流塞与嵌体的安装配合;设置导流槽以便供潜水电机外部的水源流向塞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塞帽为圆形,其周边延伸有弧形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塞帽设置为圆形方便将贯穿孔包覆密封,弧形边沿时外界水更容易将其翘起,使水流通的过程更流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伦斯泵业机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劳伦斯泵业机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0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