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1761.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明诚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6B11/16;F26B21/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管 回收装置 锻压件 干燥箱 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通设置 弧形板 水箱 转杆 焦炭 余热 加工技术领域 前加热装置 燃烧炉顶部 电机转动 燃烧效率 测温仪 连接杆 煤干燥 燃烧炉 搅动 排管 加热 水泵 加工 热气 转动 挤压 电机 燃烧 煤炭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燃烧炉和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水箱一、测温仪、水泵、水箱二、干燥箱、连接杆、挤压块、弧形板、转杆、电机和支柱,燃烧炉顶部与连通管一一端连通设置,连通管一另一端与U型管一端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收装置通过将热气通过U型管、连通管二、排管、连通管三进入干燥箱内部,在利用电机转动,带动转杆转动,弧形板将干燥箱内部的煤和焦炭搅动,达到了能够利用余热给焦炭和煤干燥彻底,使其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节约了资源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锻前加热装置,浪费大量余热,并且利用其它装置给煤炭加热,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锻压件加工中一般需要将锻压件锻前加热处理,加热方法金属毛坯在锻前的加热方法基本上有两大类,即火焰加热和电加热。火焰加热主要通过加热炉内的煤、焦炭、煤气、重油和柴油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具有大量热能的高温火焰和气体,以对流、辐射的方式将热能传给毛坯表面,再由表面向中心热传导而使金属毛坯加热。
然而干燥的煤和焦炭相较于带有潮湿的煤和焦炭燃烧更加彻底,产生的热量更多,如果燃烧前利用其它装置对其烘干,浪费了大量资源,燃烧炉在加热的过程中,顶部废气管排气的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热量,造成了大量热量损失,所以急需一种可以利用排出的热量对其煤和焦炭进行干燥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达到了能够利用余热给焦炭和煤干燥彻底,使其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节约了资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燃烧炉和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水箱一、测温仪、水泵、水箱二、干燥箱、连接杆、挤压块、弧形板、转杆、电机和支柱,所述燃烧炉顶部与连通管一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一另一端与U型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U型管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U型管侧壁与连通管二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二另一端贯穿水箱一延伸至水箱一内部与排管一端侧壁连接,所述排管两端封闭设置,所述排管另一端侧壁与连通管三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三另一端贯穿水箱一内壁和干燥箱侧壁延伸至干燥箱内部,所述水箱一顶部与支柱底部连接,所述支柱顶部与水箱二底部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水箱二内壁顶部,所述干燥箱侧壁连接有支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板顶部,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干燥箱侧壁延伸至干燥箱内部通过联轴器与转杆一端连接,所述转杆底部与连接杆顶部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与弧形板内壁连接,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在弧形板底部,所述挤压块底部与干燥箱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水泵进水端与连通管五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五另一端依次贯穿水箱二内壁底部和水箱一顶部延伸至水箱一内部,所述水泵出水端与连通管六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水箱二底部与连通管四顶部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四底部与水箱一顶部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U型管右半部分的内壁与隔板外壁连接,所述隔板倾斜设置,所述隔板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孔径为十微米,所述U型管底部开设有出尘门。
优选的,所述测温仪安装在连通管三外壁,所述连通管三位于干燥箱内部的一端内壁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侧壁形状为半圆形,所述挤压块形状为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顶部开设有进料门。
优选的,所述燃烧炉内壁连接有放置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压件加工用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明诚铸锻有限公司,未经三明明诚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1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陶粒砂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烧炉的废气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