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检查井清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1987.4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张永;杨春啟;王庭友;卞光明;魏镜弢;马自刚;代龙;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液压缸 检查井 工程车动臂 铲臂 立柱 沉积物 塑料检查井 闭合 伸进 张开 本实用新型 沉积物清理 顶部安装 螺栓 活塞杆 底端 卸载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检查井清掏装置,包括清掏铲、两根连杆、法兰Ⅰ、液压缸、立柱、法兰Ⅱ;清掏铲包括两个铲臂,两个铲臂分别与法兰Ⅰ连接,且两个铲臂的顶端分别与两根连杆的底端连接,立柱的底部设有法兰Ⅱ,两根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法兰Ⅱ的两端连接,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法兰Ⅱ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底部与法兰Ⅰ连接,立柱的顶部安装在工程车动臂上,清掏铲闭合,工程车动臂将清掏铲伸进检查井内,液压缸的动作,清掏铲张开,清掏铲继续伸进检查井井底,液压缸动作,清掏铲闭合捞起井底沉积物;工程车动臂将清掏铲提出至检查井外,液压缸动作,清掏铲张开,卸载沉积物;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检查井井底沉积物清理干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检查井清掏装置,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检查井,俗称“窨井”,是设置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或直线管路每隔一定距离处,便于定期检查、疏通的管道附属构筑物。针对排水检查井,底部均设有沉泥室,以对水中的泥、沙及其它沉积物进行沉淀,因此需定期对沉泥室的沉积物进行清理。目前,检查井沉泥室的沉积物清理一般采用人工下井作业。由于检查井较深、井口较小、人工清理作业空间受限,清掏作业极为困难,泥水滴漏甚至掉落会危及工人,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此外,检查井沉泥室的淤泥等沉积物在长期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易对清掏工人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检查井清掏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井下人工清掏困难、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检查井清掏装置,包括清掏铲、两根连杆、法兰Ⅰ、液压缸、立柱、法兰Ⅱ;
所述清掏铲包括两个铲臂,所述两个铲臂分别与法兰Ⅰ连接,且两个铲臂的顶端分别与两根连杆的底端连接,立柱的底部设有法兰Ⅱ,两根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法兰Ⅱ的两端连接,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法兰Ⅱ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底部与法兰Ⅰ连接,立柱的顶部安装在工程车动臂上。
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底部与法兰Ⅰ螺纹连接。
所述清掏铲的两个铲臂分别与法兰Ⅰ铰接,且两个铲臂的顶端分别与两根连杆的底端铰接。
所述两根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法兰Ⅱ的两端铰接。
所述清掏铲为贝形清掏铲,贝形清掏铲即为圆弧瓢状筛网结构,圆弧瓢状有利于与圆弧井底相拟合,筛网有利于沉积物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清掏铲闭合,工程车动臂将清掏铲伸进检查井内,液压缸的动作,清掏铲张开,清掏铲继续伸进检查井井底,液压缸动作,清掏铲闭合捞起井底沉积物;工程车动臂将清掏铲提出至检查井外,液压缸动作,清掏铲张开,卸载沉积物;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将检查井井底沉积物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清掏铲为圆弧瓢状筛网结构,圆弧瓢状有利于与圆弧井底相拟合,筛网有利于沉积物的过滤。
(2)本实用新型清掏铲收缩空间小,有利于通过检查井井口。
(3)本实用新型提高清掏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清理沉泥室内难以清掏的沉积物。
(4)本实用新型的清掏铲、液压缸和连杆之间为铰接方式,连接相对可靠,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不受约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清掏铲、2-连杆、3-法兰Ⅰ、4-液压缸、5-立柱、6-法兰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1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浮建筑底板的泄水结构
- 下一篇:防臭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