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2388.4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戴丁志;李进;戴孟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44 | 分类号: | H01H9/44;H01H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接触片 灭弧装置 灭弧腔体 接触点 灭弧栅 磁极 灭弧效果 栅格结构 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 安装空间 电弧切割 短弧 排布 断开 连通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弧装置。该灭弧装置包括灭弧腔体、至少一对磁极不同的磁体、两个并排布置于灭弧腔体顶部上的静接触点和一活动内置于灭弧腔体中的动接触片,至少一对磁极不同的磁体位于动接触片的两侧,动接触片分别能够与两个静接触点连通,或者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静接触点断开。灭弧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灭弧栅,灭弧栅包括多个栅格结构,至少一个灭弧栅位于动接触片的至少一端。通过内侧壁上的栅格结构将电弧切割成短弧,从而提高了灭弧装置的灭弧效果。并且可以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即可达到较好的灭弧效果,缩小灭弧装置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灭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灭弧方式都是单一的磁吹灭弧,即经过永磁体的磁场作用使电弧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偏离接触器触点之间的轨道,从而切断触点之间的电弧,达到灭弧的作用。但是,在接触器的灭弧腔体内,由于空间比较狭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灭弧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容量较大的接触器,仅仅靠永磁体进行灭弧十分困难。而且受接触器的灭弧腔体的空间限制,通过加大永磁体的体积进而提高灭弧效果很难实现,并且因灭弧装置中的永磁体大多用的是稀土材料做成的钕铁硼,当通过加大永磁体的体积提高灭弧效果时成本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弧装置,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灭弧装置的灭弧效果,同时能够减小灭弧装置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灭弧腔体、至少一对磁极不同的磁体、两个并排布置于所述灭弧腔体顶部上的静接触点和一活动内置于所述灭弧腔体中的动接触片,所述至少一对磁极不同的磁体位于所述动接触片的两侧,所述动接触片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连通,或者所述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断开;
所述灭弧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灭弧栅,所述灭弧栅包括多个栅格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灭弧栅位于所述动接触片的至少一端。
具体地,所述灭弧栅上的多个栅格结构等高。
具体地,所述灭弧栅上的多个栅格结构等间距设置。
具体地,所述灭弧栅覆盖其所在的所灭弧腔体的内侧壁。
具体地,所述灭弧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灭弧栅,两个所述灭弧栅位于所述动接触片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灭弧腔体的内侧壁上的两个所述灭弧栅上的栅格结构沿两个所述静接触点的连线的中线对称设置。
具体地,所述磁极不同的磁体包括两对,两对所述磁极不同的磁体位于所述动接触片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灭弧栅的材料为吸热材料。
具体地,所述灭弧栅采用的材料与所述灭弧腔体的内侧壁采用的材料相同。
具体地,所述动接触片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沿所述灭弧腔体的顶部向下的方向相对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可以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内侧壁的方向运动,内侧壁上设置有灭弧栅,灭弧栅包括栅格结构,栅格结构将电弧切割成短弧,从而使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之间的自由电子的速度下降,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之间的碰撞游离减少,降低了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之间的电导,从而提高了电弧的起弧电压,或者在相同的电压下,提高了灭弧装置的灭弧效果。并且,栅格结构的灭弧效果好,在较小的空间内即可达到较好的灭弧效果,进而可以缩小灭弧装置的体积,节约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弧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2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