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5359.3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美;王玲子;陈伟;彭学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9/04 | 分类号: | F04B39/04;F04C2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 槽道 旋风外筒 油翅片 本实用新型 分离器 油气分离器 旋风式 壁面 油滴 油气混合物入口 周向均匀分布 分离效率 进气方向 液膜导流 依次排列 有效实现 内壁面 微弯曲 旋风筒 飞溅 导流 排液 向内 油膜 预设 轴向 连通 下行 疏导 阻挡 | ||
1.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旋风外筒(1)、圆柱形旋风内筒(2)、油气混合物入口(3)和底部排油管(5);
圆柱形旋风外筒(1)的内壁面设有多组挡油翅片组(7),每组挡油翅片组(7)包括多个沿圆柱形旋风外筒(1)轴向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分布的翅片,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形成有翅片槽道(7-2);所述多组挡油翅片组(7)沿圆柱形旋风外筒(1)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挡油翅片组(7)之间留有预设间距并形成纵向的导流槽道(6);
沿油气混合物入口(3)的进气方向,所述翅片槽道(7-2)沿着圆柱形旋风外筒(1)的圆周倾斜下行,翅片槽道(7-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液膜导流槽道(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沿圆柱形旋风外筒(1)轴向的截面形状为类三角形形状;在该截面上,翅片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接触的一边为直线,其余两边为光滑的弧形边;
上侧的弧形边在该弧形边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相交处的切面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在相交处的切面之间的夹角为45°~55°;
下侧的弧形边在该弧形边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相交处的切面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在相交处的切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上侧的弧形边与下侧的弧形边均为上凸的弧形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个翅片之间,上部翅片下侧的弧形边的末端与下部翅片上侧的弧形边的末端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翅片上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的接触面为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壁相适配的圆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翅片槽道(7-2)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高度为5~15mm,挡油翅片组(7)的宽度为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径的1/6~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槽道(6)的宽度为圆柱形旋风外筒(1)内径的1/15~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挡油翅片组(7)的下端与圆柱形旋风外筒(1)底部之间留有预设距离,该距离的大小为圆柱形旋风外筒(1)高度的1/10~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53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