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6062.9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毕大鹏;张建胜;李位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84 | 分类号: | C10J3/84;C10J3/86;F28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3003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锅 水冷壁 辐射 合成气 水冷屏 煤气化 烧嘴 全回收系统 气化炉 废热 下行通道 对流 粗合成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 能量利用率 上升通道 上行通道 碳转化率 显热回收 排渣池 气化室 上壳体 侧置 顶置 堵渣 换热 壳体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包括:带辐射废锅的气化炉和对流废锅,其中,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上壳体、气化室水冷壁、烧嘴、辐射废锅和排渣池。烧嘴包括顶置烧嘴和侧置烧嘴;辐射废锅包括:辐射废锅壳体、第一水冷壁、第一组水冷屏、第二水冷壁和第二组水冷屏,其中,第一水冷壁设置在辐射废锅壳体内且形成合成气下行通道;第一组水冷屏设置在合成气下行通道内;第二水冷壁套设在第一水冷壁外且与第一水冷壁之间形成合成气上行通道;第二组水冷屏设置在合成气上升通道内;对流废锅与辐射废锅的粗合成气出口相连。该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碳转化率高、换热面积大、显热回收效率高、有效避免辐射废锅堵渣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带有辐射废锅的气化炉能消化高硫、高灰、高灰熔点煤,实现了原料煤本地化,解决山西“三高”煤的气化难题,也为全国“三高”煤综合利用、气化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对山西省改造传统煤化工和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在气化炉内部设置辐射废锅装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回收高温高压合成气热量、副产高温高压蒸汽等方式,节约燃料消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从而降低了设备整体的运行成本。然而现有的辐射废锅装置存在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碳转化率高、换热面积大、显热回收效率高等优点的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包括:
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包括:
气化炉上壳体,所述气化炉上壳体内且限定出气化室,所述气化炉上壳体的底部收缩形成出渣口;
气化炉水冷壁,所述气化炉水冷壁设置在所述气化室内;
顶置烧嘴,所述顶置烧嘴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上壳体的顶部上且适于向所述气化室内喷射干粉煤、氧气和蒸汽或者水煤浆和氧气;
侧置烧嘴,所述侧置烧嘴设置在所述气化炉上壳体的侧壁上且适于向所述气化室内喷射干粉煤、氧气和蒸汽或者水煤浆和氧气;
辐射废锅,所述辐射废锅包括:
辐射废锅壳体,所述辐射废锅壳体的顶部与气化炉上壳体连接,所述辐射废锅壳体的上部具有粗合成气出口;
第一水冷壁,所述第一水冷壁设置在所述辐射废锅壳体内,所述第一水冷壁形成合成气下行通道;
第一组水冷屏,所述第一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一水冷屏,所述多个第一水冷屏设置在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内且沿周向分布,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均由所述第一水冷壁向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中心轴方向延伸;
第二水冷壁,所述第二水冷壁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冷壁外侧,且所述第二水冷壁与所述第一水冷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与所述粗合成气出口的合成气上行通道;
第二组水冷屏,所述第二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二水冷屏,所述多个第二水冷屏设置在所述合成气上升通道内;
其中,所述第一水冷壁的下集箱、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的下集箱、所述第二水冷壁的下集箱和每个所述第二水冷屏的下集箱相连并与穿过所述辐射废锅壳体下部的冷却水进水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水冷壁的上集箱、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的上集箱、所述第二水冷壁的上集箱和每个所述第二水冷屏的上集箱相连并与穿过所述辐射废锅壳体上部的冷却水出水管相连通,
排渣池,所述排渣池设置在所述辐射废锅的下方,所述排渣池的底部具有排渣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6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化废热全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航天炉激冷室喷淋阻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