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6487.X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8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成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良兴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圈 密封条 给水管 钢架 本实用新型 供水管 相对面 复合 球墨铸铁管 螺栓 现场施工 依次排列 侧表面 热熔带 水泥管 搭接 装运 口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涉及供水管领域,该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包括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第一钢板圈与第二钢板圈的相对面和第三钢板圈与第四钢板圈的相对面均分别与骨架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三钢板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条的左侧与第二钢板圈的右侧搭接,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的侧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圈、骨架、密封条、螺栓和第一PE热熔带,解决了目前常见的大于口径800mm的供水管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在装运和现场施工过程中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基础建设以及管网建设改造项目增多,供水管的应用越来越多,大口径供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短、安装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和运输成本高等缺点越来越不适用现在施工企业的要求,也对我国基础建设、管网建设和改造带来了不便,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即为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钢架复合给水管。
目前常见的大于口径800mm的供水管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相同体积下,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要比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重,因此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装运较为麻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大型施工设备进行安置,导致现场施工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解决了目前常见的大于口径800mm的供水管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在装运和现场施工过程中较为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包括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所述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钢板圈与第二钢板圈的相对面和第三钢板圈与第四钢板圈的相对面均分别与骨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钢板圈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左侧与第二钢板圈的右侧搭接,所述第一钢板圈、第二钢板圈、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的侧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右端贯穿密封条并与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且螺母的左侧与第三钢板圈的右侧搭接,所述第二钢板圈的内壁通过第一PE热熔带与第三钢板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板圈的侧表面通过第二PE热熔带与第三钢板圈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侧视图呈圆环形,且第一钢板圈和第二钢板圈的形状均与骨架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钢筋管、第二钢筋管、钢丝圈和钢丝,所述钢丝圈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筋管的表面,所述钢丝固定缠绕在第二钢筋管的表面,且钢丝呈螺旋分布,所述第二钢筋管靠近第一钢筋管的一侧与钢丝圈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圈和第二钢板圈与第一钢筋管和第二钢筋管之间为焊接,所述第三钢板圈和第四钢板圈与第一钢筋管和第二钢筋管之间为焊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DPE钢架复合给水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圈、骨架、密封条、螺栓和第一PE热熔带,钢丝、钢丝圈、第一钢筋管和第二钢筋管经过表面处理后通过滚焊机制成双层钢筋笼骨,因此重量轻,是水泥管重量的五分之一,同等输水效率下不需大型施工设备,采用螺栓与螺母连接,不仅方便了装运,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先在沟外用螺栓与螺母连接,之后用挖沟的挖土机推到沟中,减少工程时间和费用,更加方便装运以及现场的施工,达到了方便装运和现场施工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常见的大于口径800mm的供水管一般采用球墨铸铁管或者水泥管,在装运和现场施工过程中较为麻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良兴,未经成良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6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