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8145.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好;阮仁酉;艾慧;卢国杰;高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圈 混凝土管 挂置 挂置杆 接触件 井道 安装设备 弹性形变 引水工程 沉井 井下 内壁 套置 预制 本实用新型 非连接 下端部 井壁 取放 上凸 支承 挤压 指向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用以对待进入井道的混凝土管进行挂置以及在所述混凝土管进入井道后进行取放,包括用以套置井下混凝土管内壁的第一吊圈和连接第一吊圈并在指向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的挂置杆,所述挂置杆非连接第一吊圈的一端设有用以对套置在第一吊圈外的井下混凝土管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挂置头,以及用以接触井道的内壁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在远离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挂置头,以使得被井壁挤压的接触件带动挂置杆弹性形变直到使挂置头脱离混凝土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当下,在挖掘水井进行混凝土管的安装过程中,多采用人力,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甚至还存在着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机械设备中,往往结构比较复杂,甚至还需要笨重的驱动设备,有时很难因地制宜满足实际需求,导致难以普及,不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效率的提高与安全的保障促成了技术的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实际生活情况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套置井下混凝土管内壁的第一吊圈和连接所述第一吊圈并在指向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的挂置杆,所述挂置杆非连接第一吊圈的一端设有用以对套置在第一吊圈外的井下混凝土管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挂置头,以及用以接触井道的内壁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在远离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挂置头,以使得被井壁挤压的接触件带动挂置杆弹性形变直到使挂置头脱离混凝土管。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吊圈的第二吊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可以为接触轮。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吊圈,另一端固接所述挂置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圈还可以设有连接杆,用以与吊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置头可以为L形杆。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的外表面可以镀有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相对于传统的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挂置头对混凝土管的下端部进行支承,能够保证混凝土管平稳顺利安装。在混凝土管抵达预计为位置后,接触件受到井外壁挤压进而带动挂置杆弹性形变直到使挂置头脱离混凝土管。整个安装过程仅需要吊车对装置进行吊起和操控,不涉及其他复杂过程,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与吊车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吊圈、2-挂置杆、3-挂置头、4-接触件、5-第二吊圈、6-扭簧、7-连接杆、8-吊车、9-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8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打井反循环原理的轻型井点降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承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