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排座椅中间铰链支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8843.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1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邹修罗;赖永宁;唐云华;聂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立至信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支座 安装孔 连接板 左支座 后排座椅 支座组件 中间铰链 安装板 导向槽 定位孔 平面板 扶手 圆孔 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 从前至后 上下两侧 运动导向 断裂的 限位轴 翻边 上冲 受力 受损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排座椅中间铰链支座组件,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包括平面板,平面板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导向槽和定位孔,所述导向槽为扶手限位轴的运动导向,所述定位孔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右支座呈“L”形,所述右支座分为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连接于连接板的后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右支座的连接板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带局部翻边的圆孔,所述圆孔位于第三安装孔后侧的中部。增加了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受力强度,减少了扶手与支座之间断裂的情况,提高了安装稳定性,增加了使用年限,避免不必要的受损,节约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后排座椅中间铰链支座组件。
背景技术
座椅是乘车必不可少的设施,用于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度。通常在座椅上设有可旋转的扶手,放下是供乘客搁手,收起时便于乘客进出。现有的扶手器转动固定端通常为仅仅通过单一的支撑件来支撑扶手,支撑力较为薄弱,无法为乘客提供较稳定的支撑力。当由于其他原因下,较重地撑压扶手时,容易损坏扶手,导致扶手与支座断开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连接稳定性强、支撑力强的后排座椅中间铰链支座组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中间铰链支座组件,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包括平面板,平面板上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导向槽和定位孔,所述导向槽为扶手限位轴的运动导向,所述定位孔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右支座呈“L”形,所述右支座分为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连接于连接板的后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右支座的连接板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带局部翻边的圆孔,所述圆孔位于第三安装孔后侧的中部。
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别用于固定扶手的左右两侧,导向槽用于扶手限位轴的导向,供扶手限位轴的左端在导向槽内滑动。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扶手旋转轴的左端,第三安装孔用于固定扶手旋转轴的右端,以固定扶手旋转轴。定位孔用于扶手阻尼块安装前的定位,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扶手阻尼块。右支座的连接板用于连接扶手,安装板用于固定在座椅上。局部翻边用于支撑在扶手使用状态下的扶手限位轴的右端,增加扶手限位轴右端的支撑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支座的平面板上除后侧边外的其余侧边均向左设置有翻边。翻边用于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伤及安装人员,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强度,增加美观效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右支座上向后凹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连接板的后部延伸至安装板左端。增加右支座的受力强度,延长右支座的使用年限,节约成本。
上述方案中:所述局部翻边的厚度大于右支座板体的厚度。增加扶手限位轴的着力点,提高扶手限位轴的稳定性。
上述方案中:所述右支座的连接板的侧边向右设置有翻边,安装板的上、下侧边均向后设置有翻边。翻边用于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伤及安装人员,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右支座的受力强度,延长右支座的使用年限,节约成本,增加美观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受力强度,减少了扶手与支座之间断裂的情况,提高了安装稳定性,增加了使用年限,避免不必要的受损,节约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支座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右支座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左支座和右支座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立至信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立至信科技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8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