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8910.X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强;徐麟;王襄;丁强;丁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H01M2/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负极 正极 负极极柱 电池盖板 一体成型 正极极柱 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水平 常规正极 电池结构 电池生产 复合极柱 工艺环节 连接方式 防爆片 负极柱 固定件 焊接片 铆接件 密封件 正极柱 注液孔 省略 电芯 铆接 内阻 焊接 电池 放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负极、盖板片,正极、负极分别位于盖板片两端,盖板片中间设置有防爆片,在盖板片与正极之间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正极为正极极柱焊接在盖板片构成,或者正极极柱与盖板片一体成型构成;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极柱、负极密封件、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上焊接片,其中负极极柱为T型结构。通过将正极柱与盖板一体成型,负极极柱为复合极柱,放弃了常规正极柱,负极柱铆接件的连接方式,设置电池负极为一个独立的固定件,将铆接工艺环节省略,降低电芯内阻同时,简化电池结构件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了电池生产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结构盖板,见图1-2中,电池结构盖板包括电池盖板片、正极、负极,将正极柱、负极柱焊接在图1的A、a处,再分别对应铆接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铆接后,再通过焊接线C、c将正极与正极柱柱组件、负极与负极柱组件焊接在一体,对于电池的外部串、并联需要将导电线分别焊接在铆接片B、b 上。同时,见图1-2中的负极极柱为平板铜基极柱上面复合铝基极柱,容易造成极柱的复合面积小,强度不稳定这种工艺的缺点是在连接结合点处C、c处工艺技术所造成的必然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内阻不均匀,强度不稳定,进而造成电池不良。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盖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不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负极、盖板片,正极、负极分别位于盖板片两端,盖板片中间设置有防爆片,在盖板片与正极之间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正极为正极极柱焊接在盖板片构成,或者正极极柱与盖板片一体成型构成;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极柱、负极密封件、下绝缘件、上绝缘件、上焊接片,其中负极极柱为T型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负极极柱为T型复合极柱,是T型铜基材料凸台上复合有相同横截面且有一定高度铝基材料的复合极柱,T型铜基材料凸台与铝基材料结合处为复合结合处。
作为改进,位于盖板片的上端面,盖板片与负极安装口处的的边缘设置有一圈适当高度的向上凸缘,盖板片与正极结合处设置有一圈适当高度的向上凸缘;位于盖板片的下端面,盖板片与负极安装口处的的边缘开设凹槽。
作为改进,位于盖板片的下端面,盖板片与负极安装口一定距离处设置有一圈适当高度的向下凸缘,盖板片与正极结合处设置有一圈适当高度的向下凸缘;还包括所述向下凸缘在盖板片的上端面垂直方向的对称位置处设至有凹槽。
作为改进,负极极柱呈倒T型安装在盖板片的安装孔处,其中负极极柱底面与盖板片之间填充物,从内到外设置为负极件、下绝缘件,负极极柱凸台与盖板片之间设置有上绝缘件,所述上绝缘件下端连接下绝缘件上端,所述上绝缘件与负极极柱凸台之间连接有上焊接片,上焊接片与负极极柱通过焊接结合为一体。
作为改进,所述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中任意一种,所述负极极柱铜基材料与负极极柱铝基材料的纵截面厚度比例为(1:9)-(1:1)。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盖板,相较于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包括:(一)将正极极柱与盖板片一体成型,也可以直接通过盖板片原身压制出或焊接在盖板上,这样的设置节省正极柱的绝缘件及密封件,装配简单快捷。(二)设置负极极柱为复合极柱,通过复合面面积来提高其强度及降低基内阻。(三)放弃了常规负极柱铆接件的连接方式,设置电池负极为一个独立的固定件,将铆接工艺环节省略,降低电芯内阻同时,简化电池结构件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了电池生产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电池盖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负极极柱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8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板止动结构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耐压型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