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及脚手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8930.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蒋道远;段昌玫;郭劲;杨亚东;保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00 | 分类号: | E04G3/00;E04G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节平台 移动基座 脚手架 脚手架系统 地连接 可拆卸 建筑施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施工成本 施工过程 施工效率 标准节 建筑工程 高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脚手架及脚手架系统,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脚手架包括移动基座、支座和标准节平台;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移动基座;标准节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标准节;至少两个移动基座间隔设置,标准节平台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移动基座之间,标准节平台可拆卸地连接于支座。脚手架可解决建筑工程高层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低下以及施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脚手架及脚手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较为广泛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而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虽能满足施工要求,但由于在每个流水段均需要循环搭拆架体,导致施工周期变长,且所需脚手架钢管扣件等材料使用数量较大,将会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及脚手架系统,用于解决建筑工程高层施工过程中施工效率低下以及施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包括移动基座、支座和标准节平台;支座可拆卸地连接于移动基座;标准节平台包括至少一个标准节;至少两个移动基座间隔设置,标准节平台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移动基座之间,标准节平台可拆卸地连接于支座。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将移动基座与支座可拆卸地连接,支座与标准节平台可拆卸地连接,并且移动基座和支座的数量、标准节平台的数量与跨度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从而能够组装成不同跨度的移动式可拆卸脚手架,适用于不同流水段的循环施工,脚手架结构简单,搭设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准节平台包括至少两个标准节,至少两个标准节之间依次通过螺栓配合连接;相邻两个标准节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标准节中的一个标准节,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被构造为用于搭接相邻两个标准节中的另一个标准节。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标准节平台采用两个以上数量的标准节组成,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不同跨度的标准节平台;标准节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一方面螺栓连接便于组装不同跨度的标准节平台,另一方面由于标准节平台是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主要站立处,采用螺栓配合,增强标准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同时采用第一支撑件搭接相邻的两个标准节,与螺栓连接共同配合起到双重稳固的作用。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座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移动基座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支座,使支座的受力能够由第一连接件传递至移动基座上,增加了支座受力的传递媒介,有效避免受力集中。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移动基座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支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移动基座螺栓配合连接,相较于传统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更为方便,能够提高脚手架搭建的效率;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安全稳固。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基座还包括连接套筒;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套筒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支座与移动基座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套筒的螺纹配合连接实现,减小支座受力集中,使受力分配更为均匀;此外,具体可以有第一连接件螺纹配合设于连接套筒内或者第一连接件螺纹配合套设于连接套筒外两种配合方式,使得连接更为稳固和牢靠,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
在前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基座还包括连接件和连接套;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的外壁与连接套的一端的内壁通过第一螺纹方式配合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的内壁与连接件的一端的外壁通过第二螺纹方式配合连接,第一连接件与连接件在连接套内相互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8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