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腹背皮部吸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1116.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龙;石磊;戴炜建;曹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39/00;A61M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腹 背皮部吸拔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腹背皮部吸拔器,包括空心罩壳,空心罩壳内腔通过分隔板分为上腔、下腔,分隔板上表面设置转换阀,转换阀的上部伸出空心罩壳并连接单向阀,分隔板上设置有连通下腔的第一通气孔及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转换阀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交替开闭,第一通气孔连通下腔,第二通气孔下端连接导气软管,导气软管下端连接穴位吸罐,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通过转换阀连通单向阀,单向阀通向空心罩壳的方向为导通方向。该吸拔器既能够避免传统吸拔方法造成的罐口与罐口之间留下的死角,同时可以实现在整体吸拔时、兼顾局部穴位吸拔,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吸拔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腹背皮部吸拔器。
背景技术
胸腹背部体表面积大,分布有多条经络皮部:胸腹为害蜚、枢持、关蜇、害肩;背部为关枢、枢持。在这些皮部用传统的火罐吸拔时,由于罐体小、罐口小,需要数十个火罐才能覆盖,而且整个皮部被罐口分割成许多小块,在罐口与罐口之间留下许多吸拔不到的死角,成为气流留滞的空间,同时也影响到各皮部经络经气的流转和协调互通,严重影响了拔罐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胸腹背皮部吸拔器,该吸拔器既能够避免传统吸拔方法造成的罐口与罐口之间留下的死角,同时可以实现在整体吸拔时、兼顾局部穴位吸拔,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吸拔作业。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背皮部吸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罩壳,空心罩壳内腔通过分隔板分为上腔、下腔,分隔板上表面设置转换阀,转换阀的上部伸出空心罩壳并连接单向阀,分隔板上设置有连通下腔的第一通气孔及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转换阀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交替开闭,第一通气孔连通下腔,第二通气孔下端连接导气软管,导气软管下端连接穴位吸罐,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通过转换阀连通单向阀,单向阀通向空心罩壳的方向为导通方向;
所述空心罩壳的下端口设置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罩壳为球面结构,且空心罩壳的口部直径为10厘米至30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采用乳胶或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阀由置于空心罩壳外侧的操作柄带动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的吸气口连接电动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使用时,既能够避免传统吸拔方法造成的罐口与罐口之间留下的死角,同时可以实现在整体吸拔时、兼顾局部穴位吸拔,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吸拔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空心罩壳101、上腔1011、下腔1012、单向阀102、电动气泵103、连接气管104、密封圈105、导气软管106、穴位吸罐107、转换阀108、操作柄109、分隔板110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胸腹背皮部吸拔器,包括空心罩壳101,空心罩壳101内腔通过分隔板110分为上腔1011、下腔1012,分隔板110上表面设置转换阀108,转换阀108的上部伸出空心罩壳101并连接单向阀102,分隔板110上设置有连通下腔1012的第一通气孔及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转换阀108控制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交替开闭,第一通气孔连通下腔1012,第二通气孔下端连接导气软管106,导气软管106下端连接穴位吸罐107,通过导气软管106可以实现工作时,穴位吸罐107在空心罩壳101内任意位置吸拔阿是穴。穴位吸罐107选用直径2厘米左右的平口圆柱形小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医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1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弹力线结构
- 下一篇: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