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前配重连接结构和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1402.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鲲;田晓峰;曹春玲;王淼;卢家潇;张继伟;张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4 | 分类号: | B62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孟鹏超 |
地址: | 2612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块组件 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 右侧连接件 中间连接件 左侧连接件 连接结构 连接杆 配重块 配重 贯穿 大马力拖拉机 连接件组合 配重片 抵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前配重连接结构,包括中间配重块组件、左侧配重块组件、右侧配重块组件、中间连接件、左侧连接件和右侧连接件,左侧配重块组件和右侧配重块组件分别抵接于中间配重块组件的两侧;中间连接件贯穿中间配重块组件且与中间配重块组件可拆卸连接;左侧连接件贯穿左侧配重块组件以及中间配重块组件中靠近左侧的若干配重块并将其可拆卸连接;右侧连接件贯穿右侧配重块组件以及中间配重块组件中靠近右侧的若干配重块并将其可拆卸连接,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对连接件组合式连接,从而使连接杆长度得到大幅度降低,有效的增加了连接杆强度,可以适合各种数量的配重片组合,农艺适应性更好,特别是更适合大马力拖拉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前配重连接结构和拖拉机。
背景技术
拖拉机前配重对拖拉机的纵向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拖拉机使用前配重一般为整体式与多片式两种,整体式前配重不能根据农艺的实际需要增减重量,从而使用情况比较少,现在使用比较多的为多片式结构。但多片式结构,由于连接方式的原因,前配重两侧的配重螺栓头部探出长,容易与作业人员衣物等产生挂扯,造成很大的操作隐患。甚至有的操作者会把配重螺栓探出部分,作为牵引点,进行牵引作业,不仅对车辆部件造成损害,还容易产生伤人事故。
随着拖拉机动力的提升带来的整机结构质量提升,必然需要装配更多的配重片来改善拖拉机整机的质量分配,因此需要增加配重片数量,对配重片的连接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现在前配重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大部分多片式前配重采用如图1所示连接方式,通过两根长螺栓或一根双头螺柱与螺母连接,把配重片固定成一个整体,使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如图所示,螺栓头部探出的长度过长,非常容易与操作者服装进行挂扯,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有的操作者出现把螺栓头部探出部分作为牵引点来牵引拖拉机。特别是当减少配重片的数量时,此种问题尤为严重。
(2)如图2所示是另外的一种的前配重结构。但此结构仍有不足的地方,当随着拖拉机功率的提升,拖拉机所需的前配重质量也越来越大。而考虑田间作业环境及拆装配重片的方便性,配重片单片重量不能太大,从而仅能靠增加数量来提高前配重的总重。假如仍使用原有结构,则连接螺栓长度会比较长,而需要减少前配重片数量。此时就又会出现连接螺栓长度太长,头部探出而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拖拉机前配重连接结构和拖拉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拉机前配重连接结构,包括中间配重块组件、左侧配重块组件、右侧配重块组件、中间连接件、左侧连接件和右侧连接件,左侧配重块组件和右侧配重块组件分别抵接于中间配重块组件的两侧;
中间连接件贯穿中间配重块组件且与中间配重块组件可拆卸连接;
左侧连接件贯穿左侧配重块组件以及中间配重块组件中靠近左侧的若干配重块并将其可拆卸连接;
右侧连接件贯穿右侧配重块组件以及中间配重块组件中靠近右侧的若干配重块并将其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1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 下一篇:一种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