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1520.8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8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勇;顾国荣;李明;王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 支撑 锚杆静压桩 桩孔 回收机构 隔离膜 本实用新型 回收装置 封桩 封装 混凝土 千斤顶 回收利用 施工成本 外表面包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反力架 反力梁 基础层 抗剪销 粘结力 包覆 抵接 填充 穿过 隔离 回收 驱动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其包括:基础层,开设有桩孔,所述锚杆静压桩穿设在所述桩孔内;传力支撑,穿过所述桩孔后抵接在所述锚杆静压桩的顶部,所述传力支撑的顶部与回收机构相连接,所述回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力支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其中,所述传力支撑的外表面还包覆有隔离膜;首次封装混凝土,填充在所述传力支撑和桩孔之间。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反力架、反力梁、千斤顶和抗剪销。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传力支撑的重复回收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通过在传力支撑的外表面包覆有隔离膜,利用隔离膜隔离传力支撑和首次封装混凝土,减少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使传力支撑的回收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建(构)筑物周边环境变化、使用荷载增加、使用功能变更、勘察、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原因,需要进行基础加固处理。对于既有建筑,通常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基础加固。锚杆静压桩在完成压桩后,采用预应力封桩措施,可以使锚杆静压桩迅速发挥基础加固作用,减小拖带沉降。常规预应力封桩结构在锚杆静压桩压桩就位后,用于预应力封桩的型钢传力支撑因与混凝土粘结牢固而无法回收造成材料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重复利用、施工方便的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其包括:
基础层,开设有桩孔,所述锚杆静压桩穿设在所述桩孔内;
传力支撑,穿过所述桩孔后抵接在所述锚杆静压桩的顶部,所述传力支撑的顶部与回收机构相连接,所述回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力支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其中,所述传力支撑的外表面还包覆有隔离膜;
首次封装混凝土,填充在所述传力支撑和桩孔之间。
其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反力架、反力梁、千斤顶和抗剪销,所述反力架经锚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桩孔的两侧,所述反力梁的一侧经所述抗剪销与所述反力架相连接,其另一侧经所述千斤顶与所述传力支撑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传力支撑向上移动脱离所述首次封装混凝土时,所述首次封装混凝土内填充有二次封装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支撑与所述锚杆静压桩的顶部之间还设有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桩孔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型。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层的底部还设有原基础垫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回收机构驱动传力支撑向下移动对锚杆静压桩施加预应力,然后利用首次封装混凝土进行封装,接着,利用回收机构驱动传力支撑向上移动与首次封装混凝土分离,从而方便利用吊机等拉拔设备回收传力支撑,其能实现传力支撑的重复回收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通过在传力支撑的外表面包覆有隔离膜,利用隔离膜隔离传力支撑和首次封装混凝土,减少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使传力支撑的回收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锚杆静压桩预应力封桩回收装置的封装完成后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1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沉桩施工船舶外侧甲板的钢管桩悬挂系统
- 下一篇:钢护筒限位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