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放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3790.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辉;杨跃平;梁继勇;江劲舟;陈惠;陈一飞;陈嘉杰;吕世斌;林英杰;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组 连接点 触点 常闭开关 常开开关 放电模块 断路器 放电控制器 负极 放电回路 开关电源 控制电路 并联 正极 本实用新型 二极管 闭合 远程控制 直流母线 自动断开 自动判断 熔断器 正负极 放电 失电 断开 保证 交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远程放电控制器,包括蓄电池组的正极经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触点KN1连接至放电模块FD的一端,蓄电池组的负极还经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触点KN1连接至放电模块FD的另一端,常闭开关触点KN2和常闭开关触点KN3并联,在常闭开关KN3两端还并联有二极管V;在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点,在蓄电池组的负极与放电模块FD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均经熔断器FU1连接至开关电源;在开关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设有负责远程控制的控制电路。通过使用自动判断并断开放电回路的控制电路,使得在远程或人工放电操作时,若发生交流失电,自动断开放电回路,闭合直流母线与蓄电池组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更安全,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领域,特别涉及远程放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系统各级变电所已普遍应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作为直流系统后备电源,该类电池需要不断维护以保持性能。目前,蓄电池的保护主要是对蓄电池组进行定期充放电维护以维持蓄电池活性容量。但是现有的针对蓄电池进行管理的远程放电控制器无法在蓄电池对外供电时主动断开放电回路,功能上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提高可靠性的远程放电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远程放电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
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正极经常闭开关KN2、熔断器FU2连接至充电线路KM+,蓄电池组的负极经熔断器FU2、开关DK2连接至充电线路KM-,蓄电池组的正极还经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触点KN1连接至放电模块FD的一端,蓄电池组的负极还经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触点KN1连接至放电模块FD的另一端,常闭开关触点KN2和常闭开关触点KN3并联,在常闭开关KN3两端还并联有二极管V;
在断路器DK1和常开开关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点,在蓄电池组的负极与放电模块FD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均经熔断器FU1连接至开关电源;
在开关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设有负责远程控制的控制电路。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六个支路;
其中,第一支路包括用于对蓄电池组放电进行远程控制的继电器以及开关M5,继电器中的线圈K1受控于指令远程命令MRTU-DO1闭合,继电器中的线圈K2受控于指令远程命令MRTU-DO2闭合;
第二支路包括线圈KM1以及与KM1连接的开关M1;
第三支路包括线圈KM2以及与KM2连接的开关M2;
第四支路包括线圈KM3以及与KM3连接的开关M3;
第五支路包括线圈K4以及与KM3连接的温控开关WT,在温控开关两侧并联有开关M4;
第六支路包括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放电控制模块化,接线简洁明了;
2)可兼容远程控制和人工控制放电操作;
3)采用二极管与真空常闭接触器的形式,在交流失电时,可保证自动对外供电;
4)设计了自动判断并断开放电回路的控制电路,使得在远程或人工放电操作时,若发生交流失电,自动断开放电回路,闭合直流母线与蓄电池组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更安全,更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3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能装置的平衡设备
- 下一篇:锂电池保护板充电保护加速关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