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背光源的3D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4134.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非;樊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缝 光栅 渐变 背光源 节距 偏振光栅 图像元 本实用新型 光线照明 光学效率 逐渐增大 串扰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背光源的3D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偏振光栅1,渐变光栅,显示屏和偏振光栅2;在渐变光栅中,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的狭缝的节距相同,任意一列的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且渐变光栅的节距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边缘逐渐增大;在渐变光栅中,每一列狭缝的节距与其孔径宽度的比均相同,因此,每一列狭缝的光学效率均相同;每个图像元全部被通过对应狭缝的光线照明,且通过每个狭缝的光线只照明对应的图像元,从而消除了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成像3D显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背光源的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能显示全真色彩的立体图像,是目前3D显示的热点技术之一。但是,在传统的渐变节距光栅中,所有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位于同一列的狭缝的节距相同,狭缝的节距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大。因此,在传统的基于渐变节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中,光学效率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减小。此外,串扰也是限制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背光源的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偏振光栅1,渐变光栅,显示屏和偏振光栅2;背光源,偏振光栅1,渐变光栅,显示屏和偏振光栅2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偏振光栅1位于背光源与渐变光栅之间,显示屏位于渐变光栅与偏振光栅2之间;偏振光栅1与渐变光栅贴合,偏振光栅2与显示屏贴合;如附图2所示,偏振光栅1由偏振单元1和偏振单元2交替排列组成;如附图3所示,偏振光栅2由偏振单元1和偏振单元2交替排列组成;偏振单元1与偏振单元2的偏振方向正交;偏振光栅中1的偏振单元1与偏振光栅2中的偏振单元1对应且对齐,偏振光栅中1的偏振单元2与偏振光栅2中的偏振单元2对应且对齐;
在渐变光栅中,狭缝的厚度相同,任意一列的狭缝的节距相同,任意一列的狭缝的孔径宽度相同,且渐变光栅的节距和孔径宽度从中间到边缘逐渐增大;在渐变光栅中,每一列狭缝的节距与其孔径宽度的比均相同,因此,每一列狭缝的光学效率均相同;3D显示装置的每一列狭缝的光学效率
(1)
其中,
背光源与渐变光栅的间距
(2)
其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和参数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偏振光栅1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偏振光栅2的结构图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1. 背光源,2. 偏振光栅1,3. 渐变光栅,4. 显示屏,5. 偏振光栅2,6. 偏振单元1,7. 偏振单元2。
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4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色多形孔眼式一屏三功能显像面板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