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5894.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陈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滩 深潭 填料层 基层 迎水面 构建 溶氧 一阶 流域生态系统 本实用新型 中空长方体 生态 快速构建 钢筋网 阶梯状 流域 阶数 水体 水位 净化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包括坝前溶氧盘、滤坝表层、滤坝基层和填料层,其特征是在生态滤坝迎水面前设置有一排坝前溶氧盘,滤坝表层是由钢筋网制成的中空长方体,滤坝基层和滤坝填料层设置在滤坝表层的内部,滤坝基层为阶梯状,滤坝基层迎水面高度高于常水位0.5~3m,阶梯阶数为2~5阶,最后一阶阶梯高度为0.5~1m,滤坝基层最后一阶阶梯的宽度与滤坝表层所形成的长方体的内径一致,滤坝表层内部除滤坝基层外其余部分均为滤坝填料层。它能促使流域内深潭浅滩的快速构建,最后通过深潭浅滩对流域内的水体进行净化,从而恢复流域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滤坝,具体涉及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态滤坝主要用于流域生态修复,主要通过附着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营养盐进行降解,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然而,这种方式对于河道这种停留时间较短的水体去除污染物的效果不佳,使得流经生态滤坝后的水体营养盐含量偏高,达不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另外,深潭浅滩在水体修复上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深潭能良好解决河道水体停留时间过短的问题。因此,通过生态滤坝对水体进行初次净化在经由深潭浅滩对水体进行二次净化能更好的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对于生态滤坝可以构建深潭浅滩的应用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它能促使流域内深潭浅滩的快速构建,最后通过深潭浅滩对流域内的水体进行净化,从而恢复流域生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包括坝前溶氧盘、滤坝表层、滤坝基层和填料层,其特征是:在生态滤坝迎水面前设置有一排坝前溶氧盘;滤坝表层是由钢筋网制成的中空长方体,滤坝基层和滤坝填料层设置在滤坝表层内部;滤坝基层为阶梯状,迎水面高,背水面底,迎水面高度高于常水位,滤坝基层最后一阶阶梯的宽度与滤坝表层所形成的长方体的内径一致;滤坝表层内部除滤坝基层外其余部分均为滤坝填料层。
所述的坝前溶氧盘个数根据生态滤坝的长度决定,每隔5~10m设置一个坝前溶氧盘。
所述的滤坝基层迎水面高度高于常水位0.5~3m,阶梯阶数为2~5阶,最后一阶阶梯高度为0.5~1m,滤坝基层由条石、大碎石或水泥砖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
所述的滤坝填料层材料为海矿石、陶粒、填料或珊瑚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生态滤坝达到净化水体的同时,通过水体跌落在生态滤坝背水面形成深潭,再通过在生态滤坝迎水面前方对水体进行充氧,使进入深潭后的水体具有高溶氧,可以有效避免深潭水体容易溶氧不高的情况,充分发挥深潭的生态修复效果;水体在经由深潭往后流速变慢,在深潭后方形成浅滩,由生态滤坝及深潭的净化后到达浅滩的水体内污染物浓度较低,促使浅滩内动植物生态系统的重建。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的坝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的滤坝表层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构建深潭浅滩的生态滤坝的河道布设示意图。
图中,1-滤坝表层;2-滤坝基层;3-滤坝填料层;4-坝前溶氧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5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