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抽气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5967.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友;黄玉宾;茹淑华;徐万强;韩宝文;王凌;侯利敏;刘孟朝;刘蕾;张国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料 负压抽气 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 抽气管 发酵桶 三通阀 注射器 气腔 进气口 抽出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粉末 微生物繁殖 堆肥 堆肥原料 多孔介质 挥发气体 气体采集 外界空气 吸力作用 新鲜空气 烧结管 无害化 采气 抽气 采集 腐蚀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抽气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将负压抽气机构的抽气管设于发酵桶内,且抽气段采用多孔介质的不锈钢粉末烧结管,并通过均气桶的设置,使得外界空气先由进气口进入均气腔,再由均气腔从各个角度进入堆料内,缩短了气体在堆料中流经的行程,能够快速的将堆料中的气体抽出,并使得新鲜空气与堆料接触更均匀,在抽气管的吸力作用下充分与堆料接触,加快微生物繁殖、生长,缩短堆肥原料无害化和腐蚀时间,从而缩短了对堆肥挥发气体的采集时间。采气时,通过调节三通阀,先利用注射器将发酵桶内的气体抽出,在通过调节三通阀,将注射器内的气体打入气体采集瓶内,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弃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抽气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的目的是使垃圾达到无害化为指标,经充分腐熟,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在发酵过程中,通风有四个作用:供氧、增温、散热和去除水分。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和被动通风,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发酵过程有不同的影响,同其它通风方式相比,强制通风易于操作和自动化控制,是为堆料生物降解提供氧气的最有效方法。其中强制通风有3种方式:正压鼓风、负压抽风和由正压鼓风与负压抽风组成的混合通风,通风的方式由有机物料的组成而决定。
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要控制和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首先要知道这些气体的挥发量,因此如何准确检测出这些气体的挥发量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采用的负压发酵方式,即在发酵装置下方的出气口连接抽气装置,为保持发酵罐内压力的平衡,外界的空气会从上方的进气口快速进入发酵装置内,但是由于堆料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松散,使得空气与堆肥接触不充分,发酵效率慢,气体采集周期长,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空气与堆料均匀接触,加快负压堆肥发酵,提高气体采集效率的一种正压鼓风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抽气有机废弃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桶以及密封设于发酵桶上方开口的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开设有采气口和带有阀门的进气口,所述发酵桶连通有负压抽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机构包括呈弯管结构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具有设于发酵桶内并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采用多孔介质的不锈钢粉末烧结管,其上端封闭,下端连接有伸出发酵桶外、用于连接抽气装置的第二管体,且于第一管体外还套设有防护网;所述发酵桶内设有均气桶,所述均气桶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其与发酵桶内壁之间具有均气腔,且均气腔的顶端具有进气缺口;所述采气口上设有一个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一连接帽,于连接帽内可旋转的设有一个调节塞,所述调节塞上过其中心向其侧壁延伸贯通有三个气道,三个气道构成“T”形结构,所述连接帽上连通有三个阀嘴,通过旋转调节塞使得任意两阀嘴连通,其中一个阀嘴与密封罩连通,一个阀嘴连接有注射器,另一个阀嘴连接有气体采集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发酵桶内竖直设有三个温度探测杆,三个温度探测杆距抽气管的径向距离不同,分别用于检测发酵桶的内、中、外层温度,每一温度探测杆上又布置有三组分别用于检测发酵桶内上、中、下层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外接有数显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上缠绕有静电吸附毛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发酵桶环形的顶面上与其同轴设有一圈橡胶密封槽,所述密封罩的下缘置于橡胶密封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发酵桶与密封罩之间还通过环向均布的多个弹簧卡扣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发酵桶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于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具有保温夹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设有一圈用于径向定位防护网的定位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5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