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作为燃料的陶粒烧结配套设备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6104.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7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郎剑雷;朱培林;褚群如;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02 | 分类号: | C04B18/02;F23G7/00;F23K3/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窑 污泥 陶粒 燃料 配套设备 污泥燃料 燃料供给设备 烧结 供给线 制备工艺技术 本实用新型 工业污泥 燃料输送 烧结陶粒 市政污泥 喷入 天然气 消化 节约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作为燃料的陶粒烧结配套设备组,属于陶粒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包含有一回转窑,用于烧结陶粒;一燃料供给设备组,用于向所述回转窑提供燃料;所述燃料供给设备组至少包括一污泥燃料供给线,用于向所述回转窑供给污泥燃料;所述污泥燃料供给线至少将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中的一种作为燃料输送至所述回转窑。本申请所述配套设备组将污泥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燃料喷入到回转窑内,一来代替部分燃料如天然气、煤等,能够节约成本,二来是更多的污泥得以被消化掉,并合理得到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粒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污泥作为燃料的陶粒烧结配套设备组。
背景技术
陶粒,顾名思义,就是陶质的颗粒。陶粒的外观特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球体,而呈不规则碎石状,其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呈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作用,并且赋予陶粒较高的强度。轻质性是陶粒许多优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它能够取代重质砂石配制轻集料混凝土、轻质砂浆的主要原因。
污泥作为具有污染性的泥类物质不易处理或处理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有考虑将污泥作为陶粒原料的一部分加以利用,如申请号为201110241100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40~100%的陶瓷厂废弃尾泥、0~40%的膨润土、以及水处理污泥0~50%,然而,污泥的量往往超出能够用于陶粒原料的量,尚有部分污泥不及加以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作为燃料的陶粒烧结配套设备组用于陶粒制备工艺中的烧结工序和燃料供给工序,其将污泥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燃料喷入到回转窑内,一来代替部分燃料如天然气、煤、生物质燃料谷糠等,能够节约成本,二来是更多的污泥得以被消化掉,并合理得到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污泥作为燃料的陶粒烧结配套设备组,包含有:
一回转窑,用于烧结陶粒;
一燃料供给设备组,用于向所述回转窑提供燃料;
所述燃料供给设备组至少包括一污泥燃料供给线,用于向所述回转窑供给污泥燃料;
还包括有天然气供给线和/或煤、生物质燃料供给线中的一种,采用喷枪或引风机喷入到所述回转窑中。其中天然气能够调节流量,稳定热值。
回转窑出料口后方接有二次燃烧室,用于对回转窑的尾气进行二次处理;
所述污泥燃料供给线至少将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中的一种作为燃料输送至所述回转窑。
市政污泥主要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盐及各类微生物细菌,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工业污泥是指工业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含有生产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工业污泥分为两种,一般固废和危废,印染、造纸、食品企业产生的污泥属一般固废,冶金、电渡企业产生的污泥属于危废类物质,其燃烧值较低;市政污泥、工业污泥中的一般固废和油类危废具有较高的热值,因此在粉状物质的形态下能够作为燃料使用,该技术方案为污泥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污泥燃料供给线按照处理顺序依次包括有污泥板框压滤机、污泥双轴搅拌机、污泥烘干窑和污泥粉碎机,经所述污泥粉碎机处理后呈粉状物,由燃料引风机输送至所述回转窑内。
所述污泥粉碎机可以是污泥球磨机,也可以是能够粉碎污泥的其他设备。
市政污泥在进入污泥板框压滤机之前需要进行化学处理,加药搅拌对污泥中的饱和水进行破壁处理,由输送泵注入污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压滤后泥饼含水率在45%以下,经过双轴搅拌破碎进入污泥烘干窑再脱水,再脱水的污泥颗粒含水率在30%以下,进入球磨机粉磨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6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