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6298.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楼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1/18;F27B17/00 |
代理公司: | 33251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炉 下料结构 炉体 出料口 开闭 相通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长方体形 进料口处 炉体后部 后炉门 进料口 前炉门 空腔 前部 腔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箱式炉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炉体,所述炉体为长方体形,本结构包括炉体的前部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料口,所述炉体后部具有与其内腔体相通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连接有能开闭的前炉门,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能开闭的后炉门。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箱式炉通常在其侧部设置了一个开口,在开口处具有能开闭的炉门。
工件放入以及取出都是打开炉门后,在同一个开口处进行操作。可以看出,这样影响了其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且结构紧凑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箱式炉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长方体形,本结构包括炉体的前部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料口,所述炉体后部具有与其内腔体相通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连接有能开闭的前炉门,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能开闭的后炉门,所述前炉门和后炉门均呈弧形,上述炉体上具有呈弧形且与前炉门和后炉门一一对应的导轨,上述前炉门和后炉门连接在对应的导轨上,所述炉体侧部具有立柱,所述导轨固连在立柱上。
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创造性的在炉体的前部设置了进料口,进料口处具有能开闭的前炉门。炉体的后部设置了出料口,出料口处具有能开闭的后炉门。
打开前炉门后,工件由进料口送入炉体内。打开后炉门后,工件能由出料口由炉体内取出。
可以看出,工件由进料口送入炉体,从出料口将工件由炉体内取出,其作业效率高。
在上述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平齐。
在上述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所述进料口尺寸与出料口尺寸相匹配。
在上述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所述前炉门与后炉门正对。
在上述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上述隔板将炉体分隔为上下相邻的若干加热腔。
这样的结构能在炉体内同时加热多个工件。
在上述的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所述每个加热腔的两端分别为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每个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前炉门和后炉门。
这样能提高整个箱式炉的结构紧凑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由于工件由进料口送入炉体,由出料口输出炉体,因此,工件加热作业效率高。
同时,前炉门将进料口关闭,后炉门将出料口关闭,能保证工件在炉体内稳定加热,其稳定性比较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箱式炉的上、下料结构中底板与炉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1a、进料口;1b、出料口;1c、定位凹口; 2、前炉门;3、后炉门;5、底板;5a、定位凸头;5b、接触部; 6、垫片一;7、垫片二;8、垫片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造热成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6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