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风能的自动式通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8028.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口 风能 本实用新型 风能采集 自动式 节能环保 内部空气 通风管道 通风效率 有效面积 转动过程 内外壁 气压差 供能 外排 拆卸 电源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风能的自动式通风口,包括上部风能采集部分和下部通风口部分。上部风能采集部分利用风能带动整个装置旋转,下部通风口在转动过程中,内外壁形成气压差,驱使内部空气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完全利用风能供能,节能环保,对外界电源没有依赖,同时内部结构简单,通风管道有效面积较大,通风效率高,易于安装拆卸,便于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式通风口。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风设备,一般为电力驱动式,在通风道口安装旋转涡轮风扇,通过风扇叶片的旋转产生内外气压差,带动内部气体向外排放。此法通风较为稳定,但是消耗电能,若遇到停电情况,则会终止工作,且风扇与外界电源间需连接电线,造成通风管道内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难度较大。经过长期使用,会在风扇叶片和电线上积累空气中的灰尘和油污,清洁不易。若是有一种不借助电力驱动,结构简易的通风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风能的自动式通风口,利用风能使通风口自转,内部气体在气压差下排出,内部结构单一,便于安装拆卸。能够解决现有通风设备中对外界电力依赖高,耗能较大,内部结构复杂,安装,拆卸和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风能的自动式通风口,包括中心轴杆,中心轴杆的顶端固连有十字杆,十字杆的四端均固连一个半球壳,四个半球壳的开口朝向相同;中心轴杆的末端与空心圆柱体固连,空心圆柱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空心圆柱体下端连接通风管道。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该矩形的长度方向为沿空心圆柱体轴向,若干个矩形开口环绕空心圆柱体外周均匀排布。
空心圆柱和通风管道之间平滑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杆通过轴承与空心圆柱体固定。
当有风吹过,风将带动半球壳,十字杆和中心轴杆固结的整体绕着中心轴杆的轴心旋转。下部通风口部分主体为一个空心圆柱,该空心圆柱上部封顶,并与风能采集部分固结,下部通透,并与通风管道平滑接触。空心圆柱上有均匀分布的开口,用于内部气体排出,整个空心圆柱与中心轴杆固结,中心轴杆在下部与管道内的支撑轴承相连接,保证整个设备能绕中心轴杆的轴心旋转并且不会下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外界风能驱动整个装置旋转,利用通风口部分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内外气压差,将内部气体排出,无需电源供电,节能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管道内部安装支持轴承,无需安装风扇和电线,使得通道内部结构简单,通风管道有效过风面积增大,提高了通风效率。此外,设备易于安装拆卸,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上部风能采集部分示意图;
图2是下部通风口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球壳,2.十字杆,3.中心轴杆,4.空心圆柱体,5.开口,6.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风能的自动式通风口,包括中心轴杆3,中心轴杆的顶端固连有十字杆2,十字杆的四端均固连一个半球壳1,四个半球壳的开口朝向相同;中心轴杆的末端与空心圆柱体4固连,空心圆柱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5,空心圆柱体下端连接通风管道6。
中心轴杆通过管道内的支撑轴承固定,从而平稳转动,不会下落或者水平方向发生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8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但不透光的通风板装置
- 下一篇:建筑自然风采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