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9686.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小翠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管体 密封盖 三通管 体内部 切管 气管切开护理 本实用新型 内部相通 连接口 排气孔 排痰 蜂窝 过滤 相通 引流 肺部感染 内部设置 痰液收集 一端连接 有效解决 雾化口 吸氧口 上套 痰液 雾化 吸氧 切开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护理装置,其中,包括三通管体、在三通管体上设有的密封盖、在三通管体底部设有与三通管体内部相通的气切连接口,及在三通管体一侧设有与三通管体内部相通的排痰口。密封盖上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蜂窝排气孔。对应蜂窝排气孔的密封盖内部设置有过滤进入三通管体内部空气的过滤绵,密封盖上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雾化口和吸氧口。气切连接口上连接有气切管,在气切管一端连接人体气切管切开的位置。排痰口上套接有可360度旋转的痰液收集容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保证气切过程勇气顺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及有效解决痰液的引流、雾化和吸氧问题且使用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日常气切口护理的气管切开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实施颈部气管切开手术时需要直接从气管切开部位进行操作。患者在气管被切开后需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若患者需要清痰或者滴药时,则需拔掉呼吸机的导管,连接吸痰管进行吸痰或滴药的操作,一是频繁操作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二是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强度,影响护理质量;三是药液分布不均,容易反呛病人,操作不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气切病人的护理存在如下工作难点:(1)传统的气切人工鼻对于痰液较多的病人无法使用,因为痰液容易粘在人工鼻上造成通气不畅。(2)气管切开后的病人多数病人还未封管口,痰液较多且会不断地从气切口涌出,导致痰液搞脏包敷在伤口处的敷料,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另外灰尘直接落入气切口极易导致肺部感染,还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危险。(3)气切病人痰液较多,需随时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对病人气管造成刺激,增加患者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气切过程勇气顺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及有效解决痰液的引流、雾化和吸氧问题且使用成本低的气管切开护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切开护理装置,其中,包括三通管体、在三通管体上设有的密封盖、在三通管体底部设有与三通管体内部相通的气切连接口,及在三通管体一侧设有与三通管体内部相通的排痰口。密封盖上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蜂窝排气孔。对应蜂窝排气孔的密封盖内部设置有过滤进入三通管体内部空气的过滤绵,密封盖上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雾化口和吸氧口。气切连接口上连接有气切管,在气切管一端连接人体气切管切开的位置。排痰口上套接有可360度旋转的痰液收集容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痰口设置于相对三通管体底面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证气切过程勇气顺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及有效解决痰液的引流、雾化和吸氧问题且使用成本低的效果。由于应用于气切护理时,可以完成痰液的收集,雾化、吸氧,保证切口的密闭性,不但可以降低了痰液到处喷撒,而且可以降低因吸痰导致患者的不适感,及降低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实现了证气切过程勇气顺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及有效解决痰液的引流、雾化和吸氧的问题。又由于各部位可单独更换,降低患者的费用,实现了使用成本低的效果。还由于痰液收集容器可以,而且排痰口的痰液收集容器可以旋转,可以随体位的变化改变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小翠,未经孙小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9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管导管的插管管芯
- 下一篇:一种气管插管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