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0428.8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张军发;刘军;陈文然;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博实(湖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6 | 分类号: | C10B1/06;C10B31/08;C10B4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苏敏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出料管 内筒 进料管道 污泥 本实用新型 高温碳化炉 环形空腔 环形腔室 拨料齿 推进式 碳化 连通 进气口 热交换装置 热气体加热 污泥储存仓 排放气体 倾斜设置 转动安装 转动连接 出气口 环形腔 热气体 出料 均布 内壁 排出 上轴 无臭 加热 室内 能源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包括内筒、外筒、进料管道和出料管,内筒转动安装于外筒内,且外筒和内筒之间具有环形腔室,外筒设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向所述环形腔室内通入热气体加热,内筒的内壁上轴向均布有多个拨料齿,拨料齿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外筒与进料管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料管,外筒位于出料管的一端设有与环形腔室连通的出气口,出料管与外筒转动连接,出料管通过热交换装置后与碳化污泥储存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环形空腔内输入热气体,不与碳化污泥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排放气体的无害无臭性,另外通过在进料管道设置一道加热,充分利用了第一次排出的气体的热量,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碳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是为了减轻污泥对环境造成污染所采用的必要手段,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这些处置方式都存在一些缺点,如侵占土地严重、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重金属污染且病原体和有机物难降解等。
碳化技术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它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现有技术中,用于污泥碳化的设备是碳化炉,虽然碳化炉可以解决传统污泥处理的缺点,但是碳化炉还具有投资大、能耗高以及碳化副产物利用率低下等特点。
针对这些缺点,近年来也出现过一些利用碳化过程中的副产物作为碳化能源的技术,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某些碳化炉的碳化室置于燃烧室内,直接在碳化室上开孔引出污泥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裂解气体燃烧,造成一部分污泥也参与燃烧且有机物裂解气体不能充分燃烧利用;也有单独设立燃烧室的碳化炉,但是此类碳化炉的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没有被充分利用,直接释放至空气中,造成能源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包括内筒、外筒、进料管道和出料管,所述内筒转动安装于外筒内,且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具有环形腔室,所述外筒设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向所述环形腔室内通入热气体加热,所述内筒的内壁上轴向均布有多个拨料齿,所述拨料齿朝向出料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外筒与进料管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外筒位于出料管的一端设有与环形腔室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料管与外筒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通过热交换装置后与碳化污泥储存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拨料齿具有中空结构,以与环形腔室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道通过套筒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具有环形空腔,所述套筒上设有与出气口连接的进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道上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管道内设有螺旋推料轴,所述螺旋推料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道上还设有加药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漏斗与上料螺旋机连接,所述上料螺旋机包括电机、壳体、螺杆轴和推料板,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螺杆轴旋转,所述螺杆轴位于壳体内,所述螺杆轴的凸出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上还连接有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的末端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支管通过气体管路与安装于套筒上的出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新型的间接推进式污泥高温碳化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环形空腔内输入热气体,不与碳化污泥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排放气体的无害无臭性,另外通过在进料管道设置一道加热,充分利用了第一次排出的气体的热量,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博实(湖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博实(湖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0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线吸收剂粗品精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上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