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氯气与氢气燃烧反应的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1511.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3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冰;徐光华;刘广生;欧阳凌峰;李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0 | 分类号: | F23D14/20;F23K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332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套管 内管 氯气 管口 氢气 进气装置 氢气燃烧 通入口 内部中心位置 进气口连接 燃烧反应器 充分接触 混合气体 氯气泄漏 密封连接 燃烧反应 装置实现 圆弧形 上端 收拢 侧壁 外壁 下端 包围 燃烧 外部 | ||
一种用于氯气与氢气燃烧反应的进气装置,包括上端与燃烧反应器进气口连接的圆柱形套管,所述圆柱形套管的侧壁上位于距离管口1/5处设有氢气通入口,圆柱形套管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内管,内管的一端置于圆柱形套管内,所述内管的管口面积为圆柱形套管的管口面积的一半,内管的管口低于圆柱形套管的管口,所述圆柱形套管的下端呈圆弧形收拢与内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内管置于圆柱形套管外部的一端上设有氯气通入口。该装置实现了混合气体通入燃烧反应中使氢气将氯气紧紧包围,以达到防止氯气泄漏的目的,同时也使氯气与氢气充分接触燃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氯气与氢气燃烧反应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剧毒气体,而氢气没有毒性,且常温下性质稳定,现有装置通过使氯气与氢气在反应过程中,易发生氯气泄漏的情况,导致氯气与氢气在燃烧反应时,存在对反应操作人员存在的潜在伤害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并避免了氯气泄漏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氯气与氢气燃烧反应的进气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易发生氯气泄漏的情况,导致氯气与氢气在燃烧反应时,存在对反应操作人员存在的潜在伤害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且具有环保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氯气与氢气燃烧反应的进气装置,包括上端与燃烧反应器进气口连接的圆柱形套管,所述圆柱形套管的侧壁上位于距离管口1/5处设有氢气通入口,圆柱形套管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内管,内管的一端置于圆柱形套管内,所述内管的管口面积为圆柱形套管的管口面积的一半,内管的管口低于圆柱形套管的管口,所述圆柱形套管的下端呈圆弧形收拢与内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内管置于圆柱形套管外部的一端上设有氯气通入口。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避免了氯气泄漏导致环境污染的同时,又避免了对反应操作人员存在潜在的伤害和安全隐患,促进了安全生产;
2.该装置实现了燃烧反应中使氢气将氯气紧紧包围,以达到防止氯气泄漏的目的,同时也使氯气与氢气充分接触燃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装置包括上端与燃烧反应器进气口连接的圆柱形套管1,所述圆柱形套管1的侧壁上位于距离管口1/5处设有氢气通入口2,圆柱形套管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内管3,内管3的一端置于圆柱形套管1内,所述内管3的管口面积为圆柱形套管1的管口面积的一半,内管3的管口低于圆柱形套管1的管口,所述圆柱形套管1的下端呈圆弧形收拢与内管3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内管3置于圆柱形套管1外部的一端上设有氯气通入口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管3的上端面比圆柱形套管1的上端面稍低,且内管3必须处于圆柱形套管1的中心为不能偏移,且内管3的管口面积约为圆柱形套管1的一半,圆柱形套管1的管口下端约1/5处设有氢气通入口2,内管3的最下端设有氯气通入口4;在将氢气从氢气通入口2通入圆柱形套管1内,氯气从氯气通入口4通入内管3内,由于内管3比圆柱形套管1的上端稍短,从而达到用氢气将氯气包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1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一次空气调节装置的灶具上进风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结构新型的低氮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