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2360.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2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红;王浩文;廖先;王耀;刘龙欢;徐正玉;吴牧阳;陈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线圈 绕线组件 线圈底盘 在线圈支架 强散热型 瞬变电磁 卡线槽 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 大功率电磁 接收线圈 绝缘材料 绝缘导热 螺旋绕制 散热性能 线圈支架 中空金属 线圈本 绕制 管制 | ||
1.一种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包括发射线圈(1)和接收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1)绕制在线圈支架上,所述线圈支架包括线圈底盘(11)和位于线圈底盘(11)正上方的线圈盘盖(12),所述线圈底盘(11)和线圈盘盖(12)之间经M个绕线组件(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绕线组件(2)上至少设有一排卡线槽(23),所述发射线圈(1)通过卡线槽(23)螺旋绕制在M个所述绕线组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1)为中空金属管螺旋绕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2)均匀安装在所述线圈底盘(11)和线圈盘盖(12)之间;
所述线圈底盘(11)、线圈盘盖(12)和绕线组件(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底盘(11)的顶面和线圈盘盖(12)的底面均设有M个组件安装位,所述线圈底盘(11)的组件安装位与所述线圈盘盖(12)的组件安装位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绕线组件(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线圈底盘(11)和线圈盘盖(12)上相对应的组件安装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底盘(11)的顶面和线圈盘盖(12)的底面还均匀开设有N个散热凹槽(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绕线组件(2)都包括一个基础卡块,该基础卡块竖直安装在所述组件安装位上,所述基础卡块为双侧卡块(21)或单侧卡块(22);
在所述基础卡块上还安装有a个附加卡块,所述附加卡块为单侧卡块(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卡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附加卡块通过该滑槽滑动安装在所述基础卡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卡块(22)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一排卡线槽(23),所述双侧卡块(21)上两个相对的侧面都均匀开设有一排卡线槽(23),该双侧卡块(21)上的两排卡线槽(23)背对设置;
所述卡线槽(23)为横向的U形槽,相邻两个卡线槽(23)之间具有隔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底盘(11)和线圈盘盖(12)上设有发射线圈安装位,所述发射线圈(1)安装在该发射线圈安装位上;
所述线圈底盘(11)和线圈盘盖(12)的圆环环内都设有连接骨架,在所述线圈底盘(11)的连接骨架上安装有搬运组件(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散热型瞬变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3)或为至少三个万向轮,在所述线圈盘盖(12)上还设有与所述万向轮配合的推拉把手;
所述搬运组件(3)或为支撑架,在所述线圈底盘(11)的连接骨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架安装位(14),所述支撑架安装在任意一个支撑架安装位(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23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保护器的加热夹具、加热组件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圈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