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2709.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康伟;刘秉南;罗凯;颜世成;鄂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绞丝 地线 限位环 缠绕 缠绕器 滑动套 间隔棒 止动环 本实用新型 导线修补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均布设置 手工作业 转动连接 包覆 分隔 内圈 限位 伸出 灵活 申请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包括导地线与预绞丝,所述导地线上设置有限位止动环以及限位环,所述限位止动环将预绞丝的一端与导地线的一端包覆在一起,所述限位环内圈处连接有与导地线滑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限位环与滑动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上伸出有若干用于分隔预绞丝的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均布设置在限位环上。本申请通过限位环与导地线的配合,来实现多根预绞丝进行同时缠绕,一是解决导线修补时缠绕预绞丝缠绕时间长问题,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可以保证缠绕的工艺,与传统手工作业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安全性高、工艺好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
背景技术
导地线由于受外力破坏运行一段时间容易发生断股,有时断股少于两根时,经常用预绞丝进行缠绕修补,现在由于电力快速发展,很多输电线路都采取大容量输电线路,线径大,截面积大,且子导线根数多,而现在修补导线用的预绞丝也比较长,线上作业人员一根根进行缠绕,尤其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身穿屏蔽服更不容易操作,可以说不省时,也不省力,而且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人员作业强度,安全性高,快速完成修补任务的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包括导地线与预绞丝,所述导地线上设置有限位止动环以及限位环,所述限位止动环将预绞丝的一端与导地线的一端包覆在一起,所述限位环内圈处连接有与导地线滑动连接的滑动套,所述限位环与滑动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上伸出有若干用于分隔预绞丝的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均布设置在限位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止动环与限位环均由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配合组成,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与第二半环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使得限位止动环更方便安装,并且提高其紧固性,不仅不会对导地线的使用造成干扰,而且还能重复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结构相同,均为可伸缩结构,其伸长方向为其弧长方向。通过伸长其半环的长度,来针对实际导地线与预绞丝的半径进行适应性调节,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止动环与导地线和预绞丝接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垫层。以通过弹性垫层自身的弹性形变作用,使限位止动环能相对固定在导地线上,不会轻易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间隔棒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布在限位环的外侧面并贯穿限位环。使其能根据实际情况需求来调节间隔棒的数量,从而能使每根预绞丝之间更紧密,不容易出现间隙过大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导地线上还设置有赶线装置,所述赶线装置包括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两个定滑轮以及在支架上沿着与两个定滑轮连线垂直的方向滑动的动滑轮。赶线装置能用于将预绞丝充分压紧至导地线表面,从而有效提高其缠绕质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通过限位环与导地线的配合,来实现多根预绞丝进行同时缠绕,一是解决导线修补时缠绕预绞丝缠绕时间长问题,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可以保证缠绕的工艺,与传统手工作业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安全性高、工艺好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的限位止动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的限位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导地线预绞丝缠绕器的赶线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2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