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3249.X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4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杰;李金刚;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控制电路 电源控制电路 接收机信号 接收机 检测电路 音频电路 电源供电电路 待机能耗 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供电 待机状态 电池供电 整机能耗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包括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音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的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分别与音频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与音频电路连接,所述的电源供电电路为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供电。用于对接收机供电的控制,以实现无信号待机状态下关断不必要电压,减小整机能耗,且当使用电池供电时能够有效延长工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收机供电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语音电台作为空中交通管制中核心设备,需求以及市场保有量持续上升。然而传统的电台体积重量过大,只能作为固定台使用,不甚方便。因此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化即成为了市场对电台产品的需求。
正是由于便携化的要求,便携台的主要使用条件是电池供电。然而市场现有的便携台产品,对能耗并没有严格的控制,不能够有效节约电池电量,延长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能够有效节约电池电量,延长其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包括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音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的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分别与音频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与音频电路连接,所述的电源供电电路为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的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包括射频电路、一次混频电路、中频电路和解调电路,所述的射频电路、一次混频电路、中频电路和解调电路依次相连,所述的射频电路与天线连接,所述的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将天线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及频谱搬移和解调,并根据解调的结果生成检测信号发送至单片机控制电路。
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采用超外差结构。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信号检测信号输入电路及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根据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发送的检测信号,操作电源控制电路通断。
所述的电源供电电路将电源输入电压转换为各个电路需求电压,并将电路电压分为可断开类和不可断开类。
可断开类的电路包括电源控制电路,不可断开类的包括射频电路、一次混频电路、中频电路、解调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
电源控制电路包含实现控制功能的NPN三极管,P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及四个电阻与一个电容C,其中NPN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一电阻R1连接其基极与单片机送来的控制信号,第二电阻R2连接其集电极与P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三电阻R3连接场效应管源极与栅极,第四电阻R4与电容C串联,共同连接场效应管漏极与栅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对接收机供电的控制,以实现无信号待机状态下关断不必要电压,减小整机能耗,且当使用电池供电时能够有效延长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降低接收机待机能耗的控制电路,包括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音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的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分别与音频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电源控制电路与音频电路连接,所述的电源供电电路为接收机信号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3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