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透镜及一种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3682.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4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3B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丁芸;项京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光灯 二次透镜 反射面 底面 光斑形状 出光面 放置孔 分光面 入射面 预设 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 补光 配合 图像传感器 采集图像 底面中心 锥状曲面 光斑 配光 反射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透镜及一种摄像机,该二次透镜包括:反射面、入射面、分光面、出光面和底面;底面中心设置有补光灯放置孔,补光灯放置孔的侧面为分光面,补光灯放置孔的底面为入射面;反射面分别与出光面和底面相连,出光面为平面;分光面分别与入射面和底面相连;反射面为锥状曲面,且反射面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由多条曲线组合生成的与预设的光斑形状相配合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透镜,通过设置横截面的形状与预设的光斑形状相配合的反射面,使得补光灯在通过该二次透镜配光后,形成的与预设的光斑形状相应的光斑,与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的形状相配合,可以降低补光灯的补光浪费,增加补光灯的补光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透镜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通过摄像机或者相机,人们可以采集到目标物体或目标任务的图像,但是,图像的质量往往受环境光照的影响,在环境光照不足时,难以采集到画质清晰的图像,为了在环境光照不足时,也能够采集到画质清晰的图像,可以通过辅助照明设备(例如,补光灯)增加环境光亮度。补光灯主要用于在环境光亮度不足时,对环境光进行灯光补偿,使得摄像机或相机采集的突显画质清晰。
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补光灯进行灯光补偿时,通常在补光灯前端放置轴对称的二次透镜,以使得从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该轴对称的二次透镜进行扩散,增加从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的光学反射,减少光损,提高补光灯的补光利用率。
然而,从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轴对称的二次透镜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如图1所示,圆形100表示从补光灯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该轴对称的二次透镜形成的光斑,而摄像机或者相机采集到的图像是矩形110,也就是说,摄像机或相机仅仅采集矩形110区域内的物体或人物的图像,并不采集图1中阴影部分的物体或人物的图像。
可见,从补光灯到达阴影部分的光线,并不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补光灯的补光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透镜及一种摄像机,以实现增加补光灯的补光利用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透镜,该二次透镜包括:反射面、入射面、分光面、出光面和底面;
底面中心设置有补光灯放置孔,补光灯放置孔的侧面为分光面,补光灯放置孔的底面为入射面;
反射面分别与出光面和底面相连,出光面为平面;
分光面分别与入射面和底面相连;
反射面为锥状曲面,且反射面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由多条曲线组合生成的与预设光斑形状相配合的形状,预设的光斑形状与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的形状相对应。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次透镜上,还具有第一预设厚度的安装台,安装台的上平面与出光面重合,安装台的下平面与反射面相交,安装台的侧面与安装台的下平面和安装台的上平面相连,安装台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的,出光面为具有复眼微结构的出光面,或进行晒纹处理的出光面。
可选的,复眼微结构的表面为自由曲面,且复眼微结构的投影是长度为W1、宽度为W2的矩形,复眼微结构的长边对应的深度为H1,复眼微结构的宽边对应的深度为H2,W1>W2>0,H1>H2>0。
可选的,来自补光灯的光线经过二次透镜后,形成与预设的光斑形状对应的光斑,光斑边界的光强与光斑中的最大光强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30%。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二次透镜还包括:具有第二预设厚度的防呆部件,第二预设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厚度;
防呆部件贴合设置在安装台侧面,防呆部件的上平面与安装台的上平面重合,且在二次透镜的反射面的横截面的短轴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3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眼镜头镀膜镜片
- 下一篇:可变焦透镜及V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