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坡自溜式的混凝土入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6174.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川;王小波;相昆山;孔科;张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管 混凝土入仓 本实用新型 出料溜槽 弯头 固定设置 进料溜槽 边坡 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装置 抱箍固定 顶端连接 固定模板 锚杆锚固 末端连接 支撑模板 逐渐增大 大坡度 进料端 抱箍 长仓 出料 底端 减小 锚杆 坡面 外壁 冲击力 浇筑 坡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顺坡自溜式的混凝土入仓装置,属于混凝土浇筑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边坡的坡度大于40°,混凝土入仓装置包括沿着边坡的坡面固定设置的顺直溜管,顺直溜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溜槽、底端连接有弯头溜管,弯头溜管的末端连接有出料溜槽,进料溜槽、弯头溜管、出料溜槽均为固定设置。顺直溜管外壁固定设有抱箍,抱箍固定连接锚杆,锚杆锚固于边坡内。由进料端流往出料端的方向,出料溜槽过流断面的面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对大坡度、长仓面混凝土进行均匀浇筑,而且可降低混凝土入仓速度,减小混凝土对支撑模板的冲击力,对固定模板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顺坡自溜式的混凝土入仓装置,属于混凝土浇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场地狭窄、施工通道阻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泵车难以到达浇筑仓面位置,往往需要采取其他混凝土入仓方式。尤其,针对水电工程导流明渠施工,明渠经常布置于河流的一侧,这就会在明渠背河侧形成极陡的工程边坡。在明渠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伴随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底板养护等多重工序,导致明渠底板难以形成施工通道,而临河侧形成的施工通道距离背河侧明渠仓位又太远,不适宜在临河侧浇筑背河侧明渠仓位混凝土。这种情况就需要一种新的混凝土入仓浇筑方式,在背河侧大坡度边坡上实现混凝土入仓浇筑。
目前,混凝土在现场的输送已经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施工技术,按照输送方式分类,可分为:混凝土的垂直输送、水平输送、斜面输送。其中,在斜面的输送方式有:皮带运输机运输、混凝土泵机运输、串筒运输、溜管或振动溜管等。在坡面上要实现混凝土入仓最常用的方式为泵机泵送或搭设溜槽入仓,而传统的溜槽入仓方式为先搭设支撑排架,在排架上固定溜槽并延伸至浇筑仓面。这种方法施工效率较低,对支撑模板的冲击力极大、模板易产生变形,难以保证混凝土入仓速度,且使用大量辅助材料,施工成本较高。
目前已经找到的混凝土入仓装置,下面两种产品较为接近:
技术一:专利公告号为CN203856210U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长距离缓坡度混凝土输送管道,该混凝土输送管道主要有溜管、溜槽及钢管支架等组成。
溜管和溜槽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溜管设在溜槽上端,输送管道由钢管支架支撑,法兰连接处设有胶片垫片,法兰采用螺栓锁紧,溜管长度为4.5m-5.5m,溜槽长度为84m-100m,钢管支架规格型号为Φ50mm,溜槽为9m长的30cm半圆管,适用于84m-100m的长距离28.26°-30°缓坡度条件下的隧洞、斜井、山坡混凝土输送问题。
技术二:专利公告号为CN205530270U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护坡混凝土入仓装置,它包括多节溜筒,溜筒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上层溜筒的下开口和下层溜筒的上开口相连,形成首尾相连的可组装结构。每节溜筒的两侧面都固定有吊耳,吊耳上加工有连接孔和定位孔,连接孔通过卡绳与左钢丝绳相连,溜筒右侧吊耳上的连接孔通过卡绳与右钢丝绳相连。可以解决常规护坡混凝土采用溜槽入仓需搭设支撑排架、反复拆卸或固定溜槽的问题。
技术一的缺点:该输送管道只能进行缓坡度混凝土浇筑,其钢架结构固定相对比较复杂,混凝土流速过小时极易从溜槽跑浆。另外,坡度过大时混凝土入仓对仓位模板冲击力较大,极易产生模板变形。
技术二的缺点:该入仓装置采用多节溜筒连接,连接工序过多,还需要焊接吊耳,且溜筒的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溜筒自身内径不一致,制作工艺复杂。另外,溜筒上大下小,对于坍落度较小且骨料粒径较大的混凝土极易产生混凝土堵塞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顺坡自溜式的混凝土入仓装置,不仅可以对大坡度、长仓面混凝土进行均匀浇筑,而且可降低混凝土入仓速度,减小混凝土对支撑模板的冲击力,对固定模板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6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薄壁混凝土的冷却水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浇筑结构